方城:打造消费新业态 激发经济新活力
作者:  贾龙海

方城:打造消费新业态 激发经济新活力

    “前7个月,方城县累计接待游客485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6.28亿元,与历史最高年份的2019年同期相比,收入增长149%;完成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81.46亿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5.2%。”8月28日,方城县商务局局长杨增福告诉记者。
    年初以来,方城县通过大力发展夜间经济、节会经济、网络经济等新业态,营造开放、有序、活跃、和谐的经济环境,充分发挥消费新业态在激发城市活力、推动消费升级、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打造夜市商圈,建立品牌消费集聚街区。随着城市建设配套逐步完善,方城县城形成了大裕城、百信广场、裕客隆生活广场等成熟商圈,集聚消费效应日渐显现。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扶持经营主体以打造夜间游玩购物、夜间美食集聚区为目标,着力开展夜间特色餐饮和时尚消费活动,重点打造百信美食城、裕州美食城、凯旋城美食街、幸福路美食街等夜间美食示范街区,点亮夜市氛围;引导以商超为中心的综合商务区延长营业时间,优化消费服务基础设施,开展夜间购物促销活动,为夜间经济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培育夜市摊点,引燃大众消费热情。按照不影响交通、不占消防通道、不压盲道、不油烟扰民、不噪音扰民、不乱倒垃圾、保食品安全、保燃气消防安全、保场地整洁等“六不三保”原则,广泛收集群众意见,陆续设置七峰广场、文化广场、龙泉公园、阳城公园等10处夜市点和“跳蚤市场”,设置夜间流动摊位500余个。通过完善便民摊点管理台账,明确经营范围、统一悬挂标识、实施划线管理、规范管理制度、与摊位经营者签订协议书等举措,引导经营者合法合规经营,实现摊贩“安家”、市民便利、市容规范“三赢”局面。
    开发业态产品,激活夜游文旅经济。引导支持景区顺应大众多样化、个性化消费需求,创新旅游消费方式,丰富夜间文旅业态,创新文旅产品供给,推出夜游、演艺、美食、非遗、文创、灯光秀等业态产品,繁荣文旅“夜经济”,为群众提供多种特色旅游活动,让夜游成为旅游产业链上重要一环。目前,全县已开辟“方城不夜城·德云山之夜”、“夜游七峰山”、“鸿旺梦幻光影谷”、“皓发欢乐世界灯光节”等多个夜游场景,每晚游客人数近3万人次。
为助力夜间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方城县开通直达方城德云山风情植物园和七峰山景区的夜游公交专线,为城区群众和外地游客夜间畅游提供便捷快速的出行方式。县商务、城管、市场监管、公安、应急等部门工作人员实行错时值班,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定期进行安全排查,同时加强日常人工保洁、垃圾收运,保持夜间市容秩序工作常态化,保证广大消费者舒心消费。
  线上线下结合,培育节会和网络经济。抢抓“五一”、暑期、618等消费契机,举办各类商贸流通促消费活动78场,举办暑期家电促消费活动、“惠享方城·嗨购618”网购节电商促消费活动,组织县内电商企业积极参加淘宝、天猫、京东、抖音等平台的满减、打折让利、特色款引流等线上促消活动,全力促进网络消费。1-7月份,全县累计实现网络零售额12.2亿元,同比增长9.1%。
春夏两季,方城县围绕特色产业,先后推出梨花节、樱桃节、玫瑰花节、烩面文化旅游节、电商节等系列活动,组织农特产品以直播带货形式进行推广,打造对外开放平台,助力企业产销对接,促进大众消费。邀请南都晨报俱乐部、网红大咖走进方城实地采风,讲好方城烩面、农特产品、旅游产品故事,现场参与名优特产带货推广,助力烩面等相关产业发展;利用微信、抖音等媒体平台,策划推出《方城人的大唐不夜城》《璀璨灯光秀·点亮夜经济》《“夜间公交专线”助力县域“夜经济”》等短视频和短文,宣传引流,提升方城消费品牌影响力,让方城县市场“活”起来、消费“火”起来、形象“靓”起来。今年以来,仅方城烩面线上线下销售额就达到3.5亿元。  
夜间经济、节会经济、网络经济等新业态的繁荣,为方城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有效促进了企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就业,前六个月,方城县新培育入库商业限额以上企业19家、服务业限额以上企业7家,纳入培育库企业114家,带动就业2.3万人。
方城县委宣传部   李超峰
电话:15936113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