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下发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相关实施方案  2025年,绿色出行比例达70%
作者:  杨万里

        本报讯(记者杨万里)近日,我市下发《南阳市深入贯彻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推动城市公共交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提出到2025年,我市基本形成以常规公交为主体,出租车、慢行交通为补充的多模式、一体化公共交通出行体系,绿色出行比例将达到70%。
        根据《方案》要求,到2025年,我市将着力打造“保障更有力、服务更优质、设施更完善、运营更安全、发展可持续”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系统中的主体地位更加凸显,城市拥堵状况将得到有效缓解。
       保障更全面,到2025年,城市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将达到45%以上,中心城区万人公共交通车辆保有量达到每万人13标台以上,全绿色出行比例达到80%以上。  
       服务更优质。到2025年,中心城区公共交通站点500米覆盖率达到100%,来车信息实时预报覆盖率达到100%,早晚高峰时段城市公共交通拥挤度不高于80%,早晚高峰时段城市公共汽电车平均运营时速达到每小时20公里以上,公共交通乘客满意度达到85%以上。  
       设施更完善。新建或改扩建城市主干道港湾式公交停靠站设置比率、公共汽电车进场率达到100%,新增无障碍城市公交站台设置比例达到80%以上。  
       运营更安全。城市公共交通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覆盖率达到100%,公交车驾驶区域防护隔离设施安装率达到100%,城市公交车载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安装率达到100%。         
        发展可持续。坚持公共交通社会公益性定位,全面落实公交企业成本规制管理,城市公共交通运营补贴补偿到位率达到100%。  
       同时,方案还确定了6项重点任务,保证相关目标的有效实施。  
       强化政策引导科学编制规划。积极推动公共汽电车客运条例等政策、法规文件的制定和出台,市、区人民政府要将公共交通发展资金纳入公共财政体系,落实成本规制及公交企业减征或免征税费政策,编制南阳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南阳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及建设规划。  
       加快城市公交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公交场站建设,支持公共交通场站综合开发;加大港湾式、无障碍停靠站建设改造;完善充电设施,建立适度超前、车桩相宜、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  
       落实市区公交路权优先。加快公交专用道、公交优先通行路口建设,保障公交路权优先。  
       提升城市公交服务品质。增加公交运力,保障市中心城区万人公交车辆保有量达到每万人13标台以上;持续优化公交线网,全市公交线路达到60条以上;打造敬老爱老助老公交线路服务品牌,探索实行老年人凭身份证乘坐城市公共交通模式。  
        构建更高水平智慧公交体系。安装客流监测设备,实现对公交运营状况的动态实时监控;拓展手机App功能,探索增加需求响应式服务。 
       提升公交企业管理能力。支持城市公共交通企业开展多元化经营业务,增强企业“造血”能力。鼓励城市公共交通企业采用多元化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保障持续的经营性流动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