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县:增进民生福祉 擦亮幸福底色
作者:  全媒体记者 康帆

淅川县:增进民生福祉 擦亮幸福底色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康帆)七月流火,万物竞茂。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淅川大地,处处涌动着火热的干劲,激荡着澎湃的力量。

市委七届五次全会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结束后,淅川县迅速掀起学习热潮,积极谋划下步工作,以拼抢突破带动全县经济全面提升,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擦亮群众幸福底色,为实现南阳高质量高效率跨越发展贡献力量。

淅川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区,既有特殊的区位、资源优势,也面临着基础薄弱、环保制约、交通瓶颈等发展挑战。如何化劣势为优势,实现经济迅猛发展,群众安居乐业?

“实施产业强县、项目引领、文旅兴县等‘九大行动’,建设生态、富强、美丽等‘九个淅川’,奋力推进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南阳市委常委、淅川县委书记周大鹏的话语铿锵有力。

淅川县围绕社会民生等与群众息息相关的工作,成立“经济运行、农业农村、党的建设、民生保障、社会治理、城建城管”等八大重点工作专班。县四大班子成员全部融入专班,围绕堵点、难点问题,牵头协调解决大事难事,各责任单位群策群力,密切配合,共同研究制订解决方案,形成合力,高质量推进工作出经验、见实效、创一流。

“双九战略”绘蓝图,“八大专班”求实效。如今,淅川全县党员干部正以“坐不住”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等不起”的责任感,大转观念、大提效能、大促发展,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

淅川县老城镇黑龙泉村党支部书记周迅,担任村党支部书记20年来,将黑龙泉这个落后村发展为林果产业覆盖率达到80%的先进村。2023年8月11日午饭后,他驾驶自己家的旋耕耙,帮贫困户王先芬平整田地,越过一处田埂时,旋耕耙侧翻,被重重压在车下,再也没有醒来……

淅川县太子山林场护林队,一群扎根深山、护绿渠首的“森林卫士”,进山时平均年龄20岁,经过三代人48年的接力坚守,让22平方公里荒山披满锦绣,森林覆盖率从不足30%提升到92%,荣获“出彩河南人”2022感动中原年度集体。

怀抱一颗赤诚初心,一路走来,一心为民,如今,渠首大地处处是只争朝夕、大干快上的场景,洋溢着干事创业的豪迈与激情。

围绕产业项目发展,将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践行“二分之一”工作法,开展双月招商大比武活动。加速“六五四”制度创新,做实“办不成事”窗口,深化“亲身办”和“万人助万企”等活动。2023年上半年,淅川县项目建设、招商引资、营商环境三项工作南阳市第一。

围绕城乡融合发展,打通外联“主通道”,织密县域互通“大路网”。强力推进南部水城、渠首新城建设,统筹推进老城提质,持续提升“十优”集镇创建品质,打造以文旅、休闲、康养为主题的现代化新城。

围绕乡村振兴,以“五星支部”创建为契机,创新开展“星旗同创”活动,绘就村美民富画卷。做足“旅游+”文章,提升景区闯名气,做优民宿聚人气,创新业态汇灵气,推动文旅资源优势转化为文旅发展胜势。

围绕民生改善,总投资15.7亿元的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动工建设,几代淅川人“吃上丹江水”的期盼即将实现。2023年,淅川一本进线再次突破2500人大关,505名学生考入“985”、“211”高校,12名学生被清华北大录取,教育品牌更加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