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玲 文/图
烈日炎炎,热浪袭人,当我们在室内享受着空调电扇清凉时,有一群人却迎来他们最忙碌的时节,头戴安全帽,身穿绝缘服,高空作业,直面烈日“烤”验,用汗水守护万家“清凉”。他们,就是高温下坚守岗位的一线电力工人。
烈日下,他们走村串巷,巡检线路;热浪中,他们带电作业,云端检修。风雨雷电,时常是他们疾速出发的信号,测温仪工具钳,经常是他们最亲密的伙伴。电力抢修、线路巡检……24小时待命的他们,是我们身边的电力“孤勇者”,他们用责任与担当对峙酷暑骄阳,守护一方清凉,点亮万家灯火。
高难度——
18米高空! 10千伏线路带电作业
召开班前会、穿上绝缘服、戴好绝缘手套……8月15日早上6时30分,国网南阳供电公司配电运检中心带电作业班负责人韩建明带领着维修工人,早已到达北京大道作业现场。
支好绝缘斗臂车支腿,设置现场安全围栏与标识牌,对带电作业项目及注意事项进行确认……大家各司其职,配合有序,由于需要带电作业,作业人员必须穿着绝缘披肩,其厚度相当于3至5件雨衣。两名作业员进入操作斗,穿戴好绝缘装备,这时记者已经看到了他们脸上直冒汗珠。
“今天的任务是更换北京大道岗供一线坦克厂支线的三相高压刀闸及引线,操作复杂、技术性强、涉及细节多,共有41个项目,工作人员要在10千伏线路带电作业的环境下持续工作。”韩建明向记者介绍,由于该线路涉及众多商户和小区用电,其中还有一家养老院,维修工人们趁着早上气温相对凉爽,加班加点争取早点完成更换作业,不影响市民用电。
7时许,绝缘斗臂车缓缓地把李元良和霍其喜两名全副武装的作业人员送到18米的高空中,不足1平方米的操作斗,圈住了操作员一半多的身体。记者抬头仰望,只见他们将绝缘装备铺设在高压电线上。
“戴着绝缘手套,手指难弯曲,我们在上面工作时,经常要操作一些细小的工具或者零件,这全依赖于平常的训练。”带电作业现场负责人徐佳告诉记者,站在绝缘斗臂车里是不透风的,绝缘披肩加上安全带,所有的负重有十几公斤。四周都是高压导线和开关设备,加上天气炎热高温,给施工带来极大的难度和危险。
拼毅力——
“感觉快中暑,就喝瓶藿香正气水接着干”
高温天气,高空作业,最容易出现中暑。
“我们车上有医药箱,如果感觉快中暑了,喝一瓶藿香正气水,休息一会儿还要再工作。”徐佳说,入夏以来,除了保供电外,其他时间他们都在路面作业。由于一干就是好几个小时,经常会耽误吃饭时间。“因为吃饭时间不定,我们班组的年轻人大都肠胃不好。”一旁的组员接过话说道。
高空作业对于电力工人来说是家常便饭,头上顶着火辣辣的太阳,让人感觉像是进了汗蒸房,汗珠布满脸庞,身上的长袖工服也早已被汗水浸透,紧贴在皮肤上。“不管天气再热,我们都要‘全副武装’,穿着厚厚的工作服,戴着安全帽和棉手套,一会儿便是满头大汗。”抹去头顶的汗珠,徐佳告诉记者,入伏后的高温天气,对于户外作业人员的体力和精神都是极大的考验。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上午8时30分,太阳在天空中显示着它的威力,直射下的地面已经开始发烫,不一会儿,记者已是汗流浃背,头晕目眩,赶紧躲到阴凉处喝水。而骄阳下,作业人员依旧有条不紊地工作着,依次完成设置绝缘遮蔽、引线断引并固定、拆除三相高压刀闸等一系列操作步骤。“一旦操作开始,中间是不能停的。”韩建明告诉记者,高空操作的几个小时里,前几十分钟考验人的体力,后面就是考验毅力的时候了。
非常态——
“汗衫湿透,十指被汗水泡得发白”
“下来休息会吧。”时间已经接近9时许,此时,李元良和霍其喜两名作业人员还没有吃上早饭,韩建明贴心地买来油条豆浆,两人从绝缘斗臂车上下来,匆匆吃完就又回到高空。
烈日悬空,户外犹如置身“蒸笼”。经过近三个小时的奋战,10时许,该作业点的工作终于全部完成。李元良和霍其喜一下操作斗,接过一瓶水没几口就喝光了,汗水立即又如雨下,还是不解渴,两人又“炫”了一瓶。“赶紧把衣服脱下来晾一下。”组员提醒,两人脱掉绝缘装备,里面灰色的工作服已经湿透,十指被汗水泡得发白,这样的工作状态就是他们的常态。
“今年7月以来,国网南阳供电公司通过带电作业的方式共计处理线路缺陷 267余次,保证了196 条线路的可靠运行,避免了1569余户客户用电受影响。”国网南阳供电公司配电运检中心党支部书记侯麟介绍说,国网南阳供电公司不断加强线路隐患排查和缺陷处理力度,利用带电作业的方式,及时消除影响线路运行的隐患缺陷,不断提升供电可靠性。
国网南阳供电公司配电运检中心党支部书记侯麟介绍说,国网南阳供电公司不断加强线路隐患排查和缺陷处理力度,利用带电作业的方式,及时消除影响线路运行的隐患缺陷,不断提升供电可靠性。
每一种坚守都值得点赞,每一种奉献都值得歌唱。正是有了众多供电人员与烈日较劲、与高温抗衡,才有我们身边的阵阵清凉。
固定引线
拆卸三相高压刀闸
放置导线遮蔽罩
检查装备
上午9时才吃上早饭
更换新三相高压刀闸
汗流浃背
线路巡检
穿戴绝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