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明禄 文/图
8月8日,全国第十五个“全民健身日”和首个“体育宣传周”主题活动在全国各地启动。这一天,市民张女士向记者反映,现在街头公园、游园,以及居民住宅小区里都安装上了各式各样的健身器材,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锻炼需求。可是,在这些健身器材里,传统的备受市民喜爱的单杠、双杠却难觅踪影。她希望本报呼吁一下,让公园、游园、住宅小区里加装上这些传统健身器材。
公园游园住宅小区,难觅单双杠身影
家住市城区独山大道盛唐商务苑的张女士因为长期伏案工作,颈椎、腰椎都出现了问题,医生建议她多利用单双杠进行肩部锻炼,从而改善病情。张女士就到住家附近的南阳市第一体育健身中心,可是在这里没有看到单杠、双杠的踪影。张女士又到白河畔多处安装了健身器材的地方寻找,都没有找到单杠、双杠,反而看到不少人把河边的树当单杠,拉着树枝做引体向上。上前咨询,一位正挂在树枝上锻炼的老人告诉她,南阳市第一体育健身中心里以前有单杠,很多人去玩,去年7月份不知道啥原因拆除了,现在那些场地还在空着。
锻炼心切的张女士又跑到了梅城公园,可是找遍梅城公园的四个游园也没有找到单、双杠。这让张女士后失望。为此,她向本报求助。
树上、低矮健身器材上翻转,危险!
8月10日 ,记者走访了市城区部分公园、游园和住宅小区,单杠、双杠这类传统健身器材的确很难找,就如意湖公园安装有4组。
7时整,记者从光武桥西头河畔走到南阳市第一体育健身中心南门对面的白河畔,看到多处安装健身器材的地方,都没有单、双杠。在白河槐香湾码头,记者看到好几位老年男女双手紧握大树的树枝把身体吊挂在空中,有的老人身体左右摇晃,而且幅度越来越大,有的老人在做引体向上,还有的老年人在树枝上保持各种健身的姿势。无一例外,挂着老人的大树都晃动得厉害。记者走上去劝说老人们注意安全,万一树枝断了,摔下来就不好了,可他们仍然挂在树上。一位老人告诉记者:“因为膀子疼,不挂不行啊,如果能找到单杠,谁愿意挂在树枝上?”
8时30分,记者来到了张女士住的小区——盛唐商务苑,小区里安装了十多种健身器材,就是没有单杠、双杠。听说记者采访,正在锻炼的赵姓老太说:“现在患颈椎病、肩周炎这类疾病的人越来越多,在单杠上做引体向上和吊胳膊是最有效的治疗方式,而我们周边的公园、小区安装有健身器材的场所,都没有单、双杆这些锻炼胳膊的健身器材。”
9时30分,在梅城公园西园里,记者看到好几位老人在健身器材上锻炼身体。这时,一位老人把低矮的压腿训练器、曲臂腰腹肌按摩训练器当成单杠,弓着腰把身子挂在上面,快速旋转;稍后,他又把肋木当成双杠,在上面锻炼。这位老人姓张,家住南阳市校场路,今年72岁了,退休前从事财务工作,肩周炎曾让他痛苦不堪,后来在医生的建议下,开始在单杠、双杠上锻炼,才摆脱了痛苦。“大哥,你弓着身在这么低的器材上翻转,容易碰到头,这多危险呀!”记者上前,与老人攀谈。他告诉记者,他以前经常去南阳市第一体育健身中心锻炼,现在那里的单杠拆了,他就只有在这些低矮的器材上玩,有时候也去小树林里挂在树枝上。
单双杠老少皆宜,市民盼望能及早装上
10时20分,记者来到如意湖公园,这里安装了4组单杠,记者看到,这4组单杠上都有人玩,老人、孩子、中年人都有,还有不少人在单杠旁等着。
正在等待的市民朱雪敏告诉记者,他今年66岁了,年轻时是电焊工,40岁的时候颈椎、腰椎都出现了问题,因为没有单杠,就在家里的门框上挂胳膊,效果不错,后来,儿子把他接到南阳,开始在单杠上锻炼。“那时候疼得厉害啊,睡觉翻身都得老婆帮着,挂3个月门框后,自己能翻身了。现在,我天天来这里做引体向上,身体完全康复了。”
“很多社区、公共健身场所都安装了健身器材,但这些健身器材大多适合老人活动一下四肢,对年轻人达不到锻炼力量和肌肉的效果。”家住人民北路电力花园小区的张小伟,是一名大学生,他最大的爱好就是健身,特别是抗阻类的力量性训练。他说:“平时在学校里练,但放假回来找了许久,才找到这里,可是玩的人太多,等的时间太长。希望有关部门能增加单双杠这类传统健身器材,很多青壮年、中老年都需要力量和肌肉的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