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台】
沙滩有暗器 竹签成隐患
本报记者 张飞 文/图
炎炎夏日,玩沙、戏水……只要是消暑的场所,都会迎来络绎不绝的人流,大家放松身心,释放热情,追求的是酣畅淋漓的感觉。近日赵女士向本报反映,她带孩子在滨河大道与明山路交叉口处的白河湿地公园人工沙滩游玩,本来是乘兴而去,结果刚玩一会儿孩子就被沙滩里暗藏的烧烤竹签扎伤,脚底被戳个窟窿鲜血直流,只能扫兴而归。
8月5日下午6时,记者来到赵女士描述的位于滨河路与明山路交叉口处的白河湿地人工沙滩,很是热闹,只见许多市民带着孩子来到这里戏水,玩沙,不少小朋友都带着小桶、铲子等工具,玩得不亦乐乎。记者转了一圈,发现一些饮料瓶、塑料袋、竹签等垃圾被随意丢在沙滩上,赤脚走在沙滩上时不时会感到有异物扎脚。
在离白河浅水区不足5米的地方,记者看到几根长20多厘米的烧烤用竹签被折断,尖尖的一头朝上斜插在沙滩里,非常危险,而不远处正有不少赤脚的小孩在沙滩上奔跑,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意外受伤。记者发现,有个别小朋友用铲子在沙滩上挖了个约三四十米深的洞,并在洞口搭了一排竹签制作陷阱,还兴冲冲地躲到一边看谁会踩到,孩子眼中有趣的恶作剧,殊不知暗藏危险。
“多走几步路,将手中的烧烤竹签、玻璃瓶等扔进垃圾箱,就能减少不文明现象,让沙滩更干净,发生意外的可能性也将大幅降低。”对于这一现象,市民张先生表示,天气炎热,人工沙滩每天游玩的市民很多,如果每个人都随手把垃圾扔在沙滩上,那沙滩就变成了垃圾场,而且存在安全隐患。
住在附近的王女士说,“每天在这儿散步,都能看到沙滩上散落有不少竹签瓶子等垃圾,实在影响市容。市民随意丢弃小吃包装,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当制止。同时也建议相关部门加强管理与后期维护,傍晚或清晨及时清理沙滩垃圾,确保给市民提供一个舒心安全的游乐场所。”
【党报帮你问】
带贫企业
可申请精准扶贫贷款
镇平县徐先生表示,他想带领村上的贫困户和无固定收入户一起种植真菌菇类农产品,不知道这类农产品在市场上销售需要哪些证件,政府有没有一定的技术帮扶。
镇平县政府:根据镇平县乡村振兴局、市场监管局反馈,依据豫金发〔2019〕184号文件规定,“企业依托当地资源和产业优势,通过 ‘公司+贫困户’‘公司+基地+贫困户’等方式,延长产业链、保障供应链、完善利益链,将贫困户纳入现代产业体系。对符合条件、有用款需求的带贫企业要应贷尽贷。”徐先生可按照程序向金融部门申请办理“精准扶贫企业贷款”,关于证件办理可到市场监管局办理食品销售许可证。(本报记者 李辉 整理)
教育基地
淅川五处可推荐
近日,安阳市民凡女士来电咨询,南阳淅川县市丹江口水库附近的教育基地有哪些,位置具体在哪里?她想提前规划线路。
淅川县政府: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区,自丹江口水库的兴建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顺利通水,库区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奉献,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和精神风貌,南水北调精神内涵被总结为“大国统筹、人民至上、创新求精、奉献担当”。境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5处,分别是淅川县丹江移民民俗博物馆(淅川县盛湾镇鱼关村)、 淅川县博物馆(淅川县龙城街道解放路121号)、淅川县荆紫关镇革命纪念馆(淅川县荆紫关镇明清古街北段)、淅川县烈士墓园(淅川县龙城街道办城北独立山下)、淅川县移民文化苑(淅川县金河镇金源社区)。(本报记者 王蕾 整理)
办理低保
需提供收入凭证等材料
市民桂先生咨询,淅川县西簧乡前湾村办理低保的标准是什么,需要提供什么材料。
淅川县西簧乡政府:前湾村低保户人数和办理情况均在村委会公示栏进行了公示,具体申请低保需要的材料如下: 1.申请书; 2.户口簿、居民身份证; 3.家庭收入情况的有关凭据; 4.夫妻一方为外省或者外区县户口,需提供结婚证和户口证明,有子女的,同时提供子女户口证明; 5.夫妻离婚的,需提供离婚证和离婚判决书书; 6.优抚对象需提供能够确认其身份的证明材料;7.残疾人需提供残疾证; 8.享受城市低保待遇的家庭成员,需提供享受城市低保待遇的证明; 9.在外务工人员,需提供有关收入证明; 10.民政部门认为需要提供的其他有关证明材料;11.如有大病需提供病例大病证明等。(本报记者 张飞 整理)
招才引智报名
及时关注9月下旬至10月初公告
近年来,我市坚持树立“大人才观”,落实好人才工作政策措施,营造“近悦远来”人才生态。近日,较多市民对事业单位招才引智报名考试时间十分关注,纷纷拨打电话咨询相关事宜。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全省事业单位招才引智工作自2018年第一届开始,至2022年已连续5年,招聘时间一般为每年10月份,2023年是否进行招聘还需等待省厅的统一安排和各单位上报人才需求情况后决定,具体情况请于2023年9月下旬至10月初,及时关注各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和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官网信息,如有招聘公告,将在上述网站发布相关信息。(本报记者 李辉 整理)
【接诉即办·为民服务】
清理垃圾收费
协调核实免费收取
“门口的生活垃圾不是环卫人员免费收取吗?”一市民向本报反映,他的商铺门口有一个垃圾桶,放置日常的生活垃圾,近日环卫工人却向他收取清理费,否则不予清理,咨询该费用是否合理。
记者接到市民反映后,联系到宛城区环卫站,他们立即安排工作人员前去核实,发现市民反映的位置在城区独山大道与新华路交叉口宛城区法院对面,因该商铺位于沿街二楼,之前垃圾量较大,商铺老板出钱找专人清运,现商铺已整改,垃圾减少,不再找专人运送。目前,该路段的环卫负责人已和商铺负责人协商好,如是正常的生活垃圾,将派环卫工定时免费上门收取垃圾。(本报记者 李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