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玲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连日来,北京、河北多地遭受强降雨天气,引发了洪涝和地质灾害,牵动着社会各界的心,南阳市公羊救援队、宛城区蓝天救援中心等“南阳力量”在河北抗险救灾一线,助力当地被困群众安全转移,而我市的众多爱心人士捐款捐物,助力政府与社会各界抗洪救灾。
目前,南阳的救援队员们在前线情况如何?救援过程中,发生了哪些感人的故事?
救援队员们泡得双脚浮肿
“我们在涿州市区,现场情况较为复杂。”8月3日下午5时许,与记者连线成功后,宛城区蓝天救援中心主任范海涛发来了他们的最新位置。宛城区蓝天救援中心的6名队员于8月2日晚接到指令,连夜从邢台转战涿州重灾区,转移被困群众。
范海涛告诉记者,由于当地受灾区域较大,且路况复杂,很多杂物被水冲到街道上,队员们的衣服都被挂破,由于救援队员们长时间在水中浸泡,不少队员的脚上都是褶皱,双脚浮肿,且出现水泡,但大家毫无怨言,依然全力以赴奔波在救援一线。
“这里的情况比我们想的要严重,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尽可能多的安全转移被困群众。”3日下午6时许,南阳市公益救援队副队长杨帅疲惫的声音从电话中传来,他告诉记者,当地受灾严重,现场水深达3-6米,自从他带领6名队员于8月2日9时许到达河北省涿州市高新区永乐村重灾区,陆续转移被困群众,有老人,有小孩,到3日下午1时共转运群众86余次,转出群众530余人。
灾区群众自发送来饭菜
据杨帅介绍,灾难发生后,来自全国各地的消防员、救援队和志愿者,不分昼夜、不顾个人安危,竭尽全力去帮助灾区人民。当地的群众也都在尽着自己的微薄之力,尽自己所能为救援人员送水送食品,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大家守望相助,爱心传递爱心,善良传递善良。
“当地群众让我们很感动。”参与救援的宛城区蓝天救援中心队员余合博告诉记者,6名蓝天队员于8月3日凌晨3时30分左右到达涿州市区后,当地的一名做电动车生意的老板听说他们是“蓝天”队员,热情地为他们免费提供食宿,当天早上又有热心市民送来了热乎乎的饭菜。
“累吗?”“面前是洪水,身后是群众,我们要做的就是挺在洪水前面。”这是记者与杨帅的对话,也代表着众多在灾情面前奋勇向前的救援团队给出的答案。
我市市民纷纷捐款捐物
风雨面前,同舟共“冀”,“宛”见真情。危难时刻,社会各方也积极捐款捐物,其中多位市民也来到市慈善总会为灾区捐款,助力救灾工作。
“希望灾情快点过去,也希望更多的市民为灾区献爱心。”河南路诚机电制造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当从《南阳晚报》上看到南阳的救援队在河北灾区参与救援,心中很是感动,他特地来到宛城区蓝天救援中心,捐赠了一艘冲锋舟,助力灾区救援。
热心市民@爱心网友捐出200元,他说:“我的捐款不值得一提,但希望市民多关注灾区。”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3日下午6时,共收到200余份爱心企业和市民近8000元善款。
救援现场(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