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0)湖北女子远嫁后与家人失联四十余载,南阳民警、记者、群众伸援手——以爱相助,范家三姐妹终团圆
作者:  徐蕾

湖北女子远嫁后与家人失联四十余载,南阳民警、记者、群众伸援手——

以爱相助,范家三姐妹终团圆


本报记者徐蕾

微信图片_20230730153302.jpg

失联四十余载姐妹重逢 本报记者徐蕾 摄

   7月28日,本报一篇文章《范恒英,亲人盼你回家团圆》,报道了湖北两姐妹来南阳寻找失联四十余载的大姐范恒英的事。报道见报当天,即有好消息传来,按照南阳警方和热心群众提供的线索,在卧龙区蒲山镇张场村成功找到范恒英。


   7月28日上午,南阳市公安局肖振宇寻亲工作室传来好消息,在卧龙区蒲山镇找到了疑似范恒英的人。肖振宇说,范恒梅、范恒珍提供的寻亲范围是南阳唐河、社旗,还有一个地名只记得有个“蒲”字。初步分析,离南阳近的带“蒲”字的地名只有卧龙区蒲山镇。在唐河、社旗、蒲山这几个地方寻找范恒英以及她当年的媒人姜德远,均没有查到有效信息。后来寻亲人提到姐夫的名字可能叫朱贵华(音),最终在卧龙区蒲山镇查到符合条件的信息。经打听当地人,蒲山镇张场村有一个叫朱桂华的人,已去世四年,家中妻子是聋哑人,姓樊。

   与此同时,记者也接到热心读者冯先生提供的线索,他说自己是卧龙区蒲山镇张场村人,有个邻居叫朱桂华,1982年左右娶了一个聋哑妻子,户口登记姓樊,夫妻俩年龄相差较大,曾听说女子的家是湖北竹山的。婚后,夫妻二人生育有两个儿子,目前还在蒲山镇张场村居住。

   综合这些消息,肖振宇通过知情人联系到了朱桂华的大儿子朱应强,得知他的母亲确实是湖北竹山人,与娘家失去联系四十多年了。


   肖振宇将这一消息告知范恒梅、范恒珍,姐妹俩非常激动,当即表示要去见姐姐,还专程跑到服装店给姐姐买了一套新衣服带上。

   7月28日上午,载着范恒梅姐妹俩的车出城一路向北,十几分钟后便来到蒲山镇张场村。朱家人早已等候在路边。见到范恒梅姐妹,坐在门口的一位老妇人裂开嘴笑得开心。

   “这一笑跟我妈简直一模一样,她就是我姐,绝对错不了。”四十多年不见,姐妹三人容颜已变,但是两个妹妹还是一眼认出,这就是她们的大姐范恒英。

   范恒梅拿出手机,把奶奶、妈妈、父亲的照片给姐姐看,姐姐不会说话,只是指着照片朝妹妹笑,不知道她是否认出了亲人。

   范恒英的大儿子朱应强告诉记者,父亲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靠种几亩地养活一家人,早些年家中经济困难,妈妈和弟弟都是残疾人,生活非常不容易。因此,他只上到初中二年级便辍学,到村上的一个煤厂帮工补贴家用。那时候他还见过来自外婆家的几封书信,后来不慎丢失。不过他们一直保存一张纸,那上面写着母亲娘家的地址。后来生活好一点了,父亲曾让他按这个地址查询,想与母亲湖北的亲人取得联系,但是查询后发现行政区划早已变了,所以朱家人就一直保存着这个地址,希望有一天能去湖北帮母亲寻找亲人,不过这个愿望直到父亲去世时也没能实现。

   朱应强找出那张纸,记者看到,这张纸已发黄破损,但字迹依然清晰,上面写着“湖北省竹山县茅塔公社大岸大队范祥安”。

  “这是我家以前的地址,名字是我父亲。”范恒梅说。


   在湖北,范家的亲人得知范恒英找到了,纷纷打来视频电话,问候范恒英,希望范恒英能回湖北老家看看。


   “我们找了十几天,没有一点线索,几乎快要放弃了,是你们帮我们实现了愿望,感谢南阳公安机关和南阳媒体以及提供线索的热心人,这次来南阳多亏你们帮助,我们都不知道该用什么话表达我们的谢意……”范恒梅姐妹说。

微信图片_20230730153313.jpg

湖北亲人纷纷打来视频电话 本报记者徐蕾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