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红色蚕乡织锦绣
全媒体记者陈新刚
一个个桑园山腰缠,一片片柞林绿满山,一只只蚕儿织锦卷。在方城县革命老区四里店镇,绿水青山之间,伫立着“红二十五军英雄群像”“军民情深堆粮路”等红色雕塑,红色精神传承和绿色生态发展在这里汇聚,呈现出红绿交相辉映的山乡壮美景象。
四里店镇位于方城县西北部,山川秀美,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地,是红二十五军长征途经地、八路军豫西抗日根据地活动区域地,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和丰富的红色资源。
长征精神代代相传,红色土地绿色发展。近年来,四里店镇党委、政府大力实施“生态立镇、产业富民”战略,发挥传统养蚕业优势,培育七彩柞蚕品种,拉长蚕产业链条,形成集桑苗种植、柞林保护、桑蚕和柞蚕养殖、蚕桑产品加工销售、文化体验、研学旅游等为一体的蚕业发展新格局。目前,全镇建成5000余亩桑园基地、30000余亩柞蚕养殖基地,建设标准化蚕棚186座,蚕茧年产量30余万公斤,年产值达3000余万元。
建强基地,树立品牌。该镇实施乡村振兴专项债一体化产业园项目,依托方城县柞蚕原种一场,在余庄村建设蚕桑融合发展现代农业观光园,栽种桑苗120万株,新建小型拦水坝6座、护坡河堤18000立方米,建设标准化养蚕大棚50座;引进宛黄、豫大、胶蓝、胶绿、鲁红、杏黄、白一化等品种,培育出深蓝色、浅蓝色、绿色、浅绿色、红黄色、杏黄色、白色等色彩斑斓的“七彩柞蚕”,成为柞蚕研发新品种和旅游观光新亮点。余庄蚕桑千亩示范方被命名为“2022年度省级农业农村领域30个标准化示范项目”之一,方城县柞蚕原种一场被确定为“国家蚕桑技术体系郑州综合实验站示范基地”。
严格标准,拉长链条。该镇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强与河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合作,打造绿色有机标准养殖体系。与方城县柞蚕原种一场、山东临朐洁美毯丝厂合作,成立了方城县高峰养蚕专业合作社、南阳丝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加工生产出蚕丝被、丝绸丝巾、桑叶茶、桑叶面、蛹虫草、果桑酒、蚕砂枕等系列产品,销往山东、浙江、辽宁、吉林等地。
传承文化,扩大平台。该镇建成“蚕桑文化馆”,全方位展示四里店镇种桑养蚕历史,配套蚕宝宝科普馆、蚕丝科普馆等,打造以学习蚕桑文化和体验生命、生态、自然科学为主旨的中小学生“柞桑蚕文化研学基地”。建立电商运营中心,购置直播设备,开展直播带货,集中展示、宣传和销售蚕系列产品,成为助农增收致富新阵地。
曾经以“小满蚕满坡,辫子结茧壳”“男女会络经,村村梭子声”而著称的四里店镇传统养蚕业,如今又成为老区人民实现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
对于四里店镇传承创新养蚕产业带来的崭新变化,余庄村文化艺术团自编自演现代戏曲《桑蚕颂》唱道:“人逢喜事笑开颜,余庄村面貌大改变。村容整,道路宽,太阳能路灯亮闪闪。修河坝,砌花坛,青山绿水艳阳天。开发千亩蚕桑园,经济效益翻几番。村里又办加工厂,拉长蚕品产业链。有茶叶,有丝棉,绿色产品销路宽。艰苦奋斗创新业,长征精神代代传。乡村振兴谱新篇,齐心协力勇向前。”
四里店镇党委书记白金刚表示,该镇将按照“红+绿+古”文旅和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展示好四里店长征文化、长城文化、蚕桑文化等精神内涵和鲜明特色,打造红色鲜明的四里店、绿色生态的四里店、古色典雅的四里店,为方城县建设南阳市域副中心城市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