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6)湖北聋哑女子远嫁后与家人失联43年,两个妹妹赴宛寻亲范恒英,亲人盼你回家团圆
作者:  徐蕾

湖北聋哑女子远嫁后与家人失联43年,两个妹妹赴宛寻亲

范恒英,亲人盼你回家团圆


   本报记者徐蕾


   “她与家人失联40多年,这次我们来南阳已找了十多天了,没有一点线索,不知道她是否还活着,靠我们自己的力量寻找太难了。”7月26日,两位外地口音的女子来到报社,希望记者帮忙寻找她们失联43年的聋哑姐姐范恒英。


聋哑姑娘婚后失联   

   求助人范恒梅、范恒珍来自湖北竹山县,家中本是姊妹5人。她的姐姐生于1965年,是一名聋哑人,没有上过学。小时候因为家里穷,父母也没有文化,一家人没有走出过竹山。五姊妹中只有大姐范恒英患病,按理说这辈子就靠父母养活了。事情的转折出现在1982年,那年范恒英18岁。她的外公有一位义兄姜先生,来自河南南阳,是一名生意人。他表示可以在南阳给范恒英找个婆家,也减轻范家人的负担。没多久,姜先生带来好消息,南阳有一个合适的人家愿意将范恒英娶回家。把女儿远嫁,范恒英的父母心中虽有不舍,但家中经济困难,他们更希望女儿后半生遇到一个好人家过上好的生活。那年,从未出过远门的范父在媒人的陪同下送女儿出嫁。

   父亲亲自送女儿出嫁,怎么会不知道女儿家住哪里?范恒梅告诉记者,她的父亲不识字,也从没出过远门。当年去姐姐婆家是有人带路,只此一趟,他根本记不住去姐姐婆家怎么走,只知道姐姐婆家离南阳市区不远。范恒英出嫁后一直没回过家,范家人也能理解路途遥远,交通不便。

   “你可能想象不到,那时候有多穷,我们姊妹五人小时候都没有拍过照片,包括姐姐出嫁前都没有照过一张照片,连身份证也没有,她出嫁后没有回过娘家,我奶奶生前总是埋怨父亲,把一个聋哑姑娘嫁那么远,想见都见不到。”范恒梅说。

   1988年,三妹范恒珍也嫁到了南阳内乡。两年后她带着丈夫和孩子回娘家探亲,母亲拿出一个信封交给范恒珍的丈夫,说他们终于收到了大女儿范恒英从南阳寄回来的信,上面有寄信地址,让他回南阳后帮忙找一找,两姐妹离得近,今后妹妹要多照应姐姐。可是阴差阳错,这个信封带回南阳后被弄丢了,关于范恒英家庭住址的唯一线索也断了。范家人想通过当年的媒人夏先生打听一下消息,可是媒人也已多年不见,不知所终。


湖北姐妹来宛寻亲

   此后数年,范家五个孩子,两个在福建定居,两个在河南,一个在湖北,很少能聚到一起,尤其是大女儿范恒英一点消息都没有。多年来,范父与范母提供给孩子们关于大女儿的信息也比较混乱,有三个地名,分别是:唐河、社旗、蒲山,具体哪个地方也说不清楚。大女儿的丈夫好像叫朱贵华(音)。

   2009年范父去世,如今范母已经是78岁高龄,年龄越大越是牵挂那个身体残疾且远嫁他乡的大女儿。范恒梅和范恒珍两姐妹也已是年过半百,她们也想帮母亲圆了这个寻亲梦,姐妹俩一同来到南阳,按照父母曾经说过的这几个地址前去寻找。

   “来了十多天,我们去过社旗和唐河,甚至去一些村庄寻找,找得好辛苦。派出所我们也去了,可是根本查不到与我姐相符的信息,我怀疑她是不是改名了,或者是不在人世了。”十多天冒着高温在异地他乡寻找亲人,困难重重,且一点有价值的信息也没找到,范恒梅、范恒珍两姐妹很失落。


警媒协力帮忙寻人

   在寻亲的路上,有人指引范恒梅姐妹来南阳市公安局,向肖振宇寻亲工作室和媒体寻求帮助。7月26日,两人从县里赶到南阳,去肖振宇寻亲工作室登记了相关信息,接着就找到了报社。

   “最关键的是没有照片,我姐出嫁的时候我们还小,对她的印象很模糊,我们都不年轻了,即使见了也未必认得出,这次到南阳寻亲,虽然很难,但是一路上遇到很多热心人提供帮助,让我们对找到姐姐增添了信心。”范恒梅说。

   截至昨天下午发稿前,记者联系肖振宇寻亲工作室得知,接到范恒梅姐妹俩的求助后,警方立即投入了查找相关线索的工作,目前分析,范恒英改名的可能性很大,这将增加查找的难度。不过,警方一有好消息会立即告知求助人。

   范恒英是聋哑人,60岁左右,丈夫可能叫朱贵华,南阳的读者朋友,如果有相关线索,请与记者(13803779550)联系,帮助范恒梅姐妹早日找到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