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亿元订单背后的故事
本报记者 吕文杰
7月27日,距离2023年南阳名优产品产销对接会刚刚过去5天。在本次对接会期间,南阳黄牛肉签出了价值7.2亿元的巨额订单。是什么样的缘故让广深两座城市对南阳黄牛青睐至极,记者来到签订企业——金构牧业公司探访。
来到金构农牧,3000多亩的兴隆镇构树产业园一分为二,一边构树、楸树套种,建有构树深加工和饲草站,一边饲万余头黄牛慵懒地晒着太阳。
不急着看牛,公司董事长周黎先带领记者参观构树园。“满园构树是南阳黄牛的主要口粮,也是牛肉品质保障的根本原因。”金构农牧董事长周黎说,经过他们培育的构树粗蛋白达26%,氨基酸含量是大米的4.5倍、黄豆的1.8倍。
2021年,为了破解构树种植卡脖子的技术难题,金构农牧在市科技局的帮助下,面向社会发布1000万元“科技悬赏”。最终来自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南阳师范学院、黄淮学院等4所知名院校的23名博士、教授共同“揭榜”,攻克了发酵构树饲料研发、南阳肉牛肉质风味物质研究等关键核心技术难题,让南阳黄牛全产业链更进一步地延链、补链、强链。
“从推介到决定签约,其中一家企业只用了一个晚上。”7月18日,南阳名优产品产销对接会深圳站开始前夕,金构农牧公司总经理单谊在家乡人的引荐下,结识了四季鲜品(深圳)农产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同样是南阳人的张永建。喝着家乡水、吃着特色构树叶长大的南阳黄牛肉非常有吸引力,一晚上功夫就敲定了每年3亿元的购销合同。
“能让舌尖文化有些挑剔的‘老广们’接受,更加说明了黄牛肉的品质。”单谊说,本次产销对接会,让远在广深的南阳人回忆起了家乡味道,也让南阳企业学会了“抬头看路”,希望南阳的土特产能勇敢的走出去。
采访中,金构农牧的多位合伙人表示,7.2亿元订单不是金构农牧一家的胜利,而是南阳黄牛品牌的胜利。希望其他养殖企业共同完成好这个订单,用最好的产品完成南阳黄牛扬帆出海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