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记者走基层 影像版】劳动者点亮夜宛城
作者:  王蕾

【百名记者走基层 影像】

劳动者点亮夜宛城

本报记者 王蕾 李辉 张飞

夜幕降临,暑气渐消,7月24日晚8时30分,新华城市广场上热闹非凡,国网南阳供电公司的工作人员朱金凯等正逐个对广场上的箱式变压器、室外照明、商户的用电设备进行认真检查,开始夜间的电力巡检工作。

  7月23日大暑节气以来,正值中伏天的南阳近几日连发高温,天气闷热,令户外工作者备受“烤”验。炎炎夏日,部分户外作业受高温影响,夜晚便成了劳动者们的奋斗“主场”,连日来记者分别走近这些劳动者,体悟他们为这座城市的夏夜坚守。

  绚丽夺目的灯光布景、别具特色的风味小吃、包罗万物淘宝市场、丰富多元的文化活动……夜间消费供给点燃了城市的烟火气,也让许多外卖配送员到了晚上更忙碌。晚上8时,骑手赵娥的手机响起,不时有订单进入。坦言,“我喜欢晚上跑单,单价稍微高一点,天气也凉快些。每天从晚上六七点开始,跑到夜里十一点多,少说也有20单。

和外卖员小赵一样繁忙运转的还有夜交通。2路公交末班车缓缓驶入信臣路与仲景大道交叉口的南阳公交集团营运二分公司时,已9时。司机师傅刘怀将车辆加满气后开到指定位置停下,又开始进行日常检测、维护、清理等工作,为第二天的运营做好准备,让市民出行更加通畅。

2路车这个时间点相对还早些,3路车、1路车最后一班车忙完要到晚上10时了”刘怀说道,近期,南阳东站高铁站5条公交线路在原有线路及夜班车运行的基础上,新增了25路、39路延时服务,Z3路夜班公交还增加了运行趟次,延时至晚上10时15分

夏季的夜晚,灯火通明的小吃城、瓜果摊吸引不少市民驻足品享美味。晚上10时28分,卧龙路十二里河小吃美食城熙攘的人群中,有一抹亮丽的色彩引人注目,那就是身着橙色工作服的环卫工人。低头、弯腰、捡拾、清扫……他们用劳动“点亮”宛城

晚上11时30分,我市的烧烤夜市和特色跳蚤市场渐渐安静了下来,不少市民进入夜间休息模式,而宛城区城市管理执法大队汉冶执法一中队朱云龙和同事依然奔走在范蠡路仲景大道交叉口的夜市商贩之间,进行日常巡查,引导流动摊点规范经营朱云龙说,每天晚上7时至12时,我们都会安排执法人员对辖区内市容秩序、环境卫生、交通出行进行管控,确保夜市市场规范有序。

夜风轻拂,凌晨1时的滨河大道格外静谧,北控南阳水务集团检漏部的李体带领工作人员却开始忙碌起来。为避开白天城市噪声,每天晚上9至凌晨3这些城市供水管线的“守护者”便会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步行10公里以上,运用听漏仪和听音杆仪器设备倾听地下漏水声,全力保障管网安全,确保居民正常用水。

幸福的生活是奋斗出来的。夜复一夜,夜幕下的劳动者在平凡的岗位上汇聚微光,用汗水创造美好生活,让城的夜晚更加璀璨。

 IMG_0113.jpg

在人潮涌动的新华城市广场,国网南阳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对室外照明设备进行检修维护,确保用电安全。本报记者 李辉 摄

IMG_20230725_084126.jpg

夜幕下的宛城灯火璀璨,外卖员李娥骑车奔驰在淯阳桥上为她的第16位顾客送去晚餐。本报记者 王蕾 摄

IMG_0175.jpg

末班车结束后,2路公交车司机刘怀给车辆加满气,为第二天的运营做好准备。本报记者 李辉 摄

IMG_20230724_210604(1)(1).jpg

入夜后凌晨1时,北控南阳水务集团检漏部李体和同事对滨河大道附近的地下网管道进行听音检测,排查漏水情况。本报记者 张飞 摄

IMG_20230725_083655.jpg

晚上10时28分,在卧龙路小吃美食城,卧龙区市政环卫服务中心清扫队的刘文勤和同事正忙着清扫垃圾,维护道路整洁。本报记者 王蕾摄

IMG_20230725_082051.jpg

晚上10时45分,在北京大道与武侯路交叉口附近的临时市场摊点,卧龙区市政环卫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夜班保洁。本报记者 王蕾摄

IMG_20230725_085012.jpg

市城市管理执法支队五大队的工作人员从晚上6时至10时一直坚守在淯阳桥维持桥上秩序,及时取缔人行道占道经营及违规直播现象。本报记者 王蕾摄

IMG_20230724_223434(1)(1).jpg

晚上11时30分,范蠡路仲景大道交叉口的临时夜市点,宛城区城市管理执法大队汉冶执法一中队的朱云龙正在引导商户规范使用燃气安全阀。本报记者 张飞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