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鼓书(鼓儿哼)传承人叶子立收徒
作者:  庹文相

大鼓书(鼓儿哼)传承人叶子立收徒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李启伟)一人一鼓一台戏,一说一唱一春秋。714日,大鼓书(鼓儿哼)传承人叶子立先生收徒仪式在新野县文化馆圆满礼成。

本次活动由著名大鼓书(鼓儿哼)传承人叶子立、乔相春和顺天寨黄酒有限公司等共同发起,旨在把大鼓书(鼓儿哼)这项非物质文化传承得更好,让老手艺、老技能焕发出新时代的光彩,从而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推动国家、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未来再上一个新台阶。

仪式上,新徒弟就位,由师父宣讲师门戒规,递拜师帖,新弟子叩拜师父,师父训诫,见证人(杨清江)讲话,师伯、师叔代表讲话,新徒弟讲话。随后,还举办了大鼓书(鼓儿哼)非遗传承人叶子立、冯国、耿桂玲、杨保明、王有贵、宋金生、武胜娟、刘德成、杜金生等展演活动。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鼓书(鼓儿哼)传承人叶子立,汉族,生于19634月,现住新野县城郊乡齐马庄村。自幼拜张成聚为师,学习鼓儿哼,师爷杜授清是解放初期襄阳县宣传队队长,后成为襄樊市说唱团团长。在五十年艺术生涯中,博采众长,先后受教于曲艺大家蒋敬生(师爷的拜把子兄弟),刘宗琴,郝桂萍老师,在豫西南,鄂西北地区被听众呼之《叶三锤》能演唱多部长篇大书,其中《大红袍》更是其看家之宝。

  南阳鼓词又名鼓儿词,是一种古老的说唱艺术。早期的鼓词因唱腔的尾音多带鼻音哼字,故又名鼓儿哼。鼓词形式历史悠久。源于唐代的道调,道曲,相传是道教宣传道义的工具。北宋时加上了渔鼓简子,称为道情,南宋时道情中的一支传唱世俗故事,设场卖艺以为谋生手段,过去称此为俚俗鼓儿词,这种说唱形式一直在北方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