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金玺 文/图
家中常备的血压计、血糖仪到底该咋选、老人如何避免家用医疗器械购买消费陷阱……7月10日,我市2023年医疗器械安全宣传周活动正式启动,在活动中市场监管部门的专业人士,就市民关心的热点问题,一一进行了解答。
普及安全知识 市民共享健康
本次活动由河南省药品监管局第六分局和南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同主办,南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卧龙分局承办。今年宣传周的主题为“安全用械 共享健康”。
在活动中,市市场监管局的工作人员通过发放医疗器械基本常识宣传手册、摆放宣传展板、互动交流等多种形式开展医疗器械科普宣传活动,宣传如何正确认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医疗器械使用安全知识、如何正确识别医疗器械的使用风险。向公众普及医疗器械安全知识,提升市民对医疗器械使用安全常识和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认知度。
家用医疗器械 市民咋选购
健康是人生最大的财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市民选择购买家用医疗器械为身体健康“保驾护航”。“现在家中经常使用的血压计、血糖仪、家用制氧机、颈椎腰椎牵引器、理疗仪……,这些都属于家用医疗器械。”市场监管部门专业人士告诉记者,选购家用医疗器械时应在医生指导下购买使用。医疗器械是用于诊断、治疗疾病的;购买前应听取医生的意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要定期由医生评价使用效果,检查有没有不良反应,防止误用损害健康。在购买医疗器械前。要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询问销售人员或医生,弄清产品的作用机制、适用范围、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根据医生的建议和自身情况选择购买和使用。
购买家用医疗器械需要注意什么?市市场监管局专业人士提醒广大市民,首先一定要到正规药店或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购买,并验看其是否具备(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或备案凭证)和(营业执照)等合法资质,售后服务是否有保障。
其次,医疗器械产品应具备《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或备案凭证),《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或备案凭证),如果需要辨别真假,可以登录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查询。在数据查询栏中点击医疗器械,输入注册证号或产品名称,全国各地的产品都可以查到。
“市民在购买医疗器械时一定要索取购物发票。正式发票是购买凭证,在产品保修、质量投诉中用处很大,一些搞非法销售的也往往没有正式票据,所以千万不能图省事贪便宜。”市场监管部门专业人士最后提醒。
别信“包治百病” 老人当心消费陷阱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现在家用医疗器械越来越受到老年人的追捧,老人在购买时一定要注意辨识不法经营者的骗人伎俩,不要掉进对方设下的消费陷阱。
据市场监管部门专业人士介绍,不法经营者往往派出大批业务员,通过打电话或在公园、市场等各种公共场合派发邀请函,先与老人套近乎,继而热情邀请老人免费参观公司,还为老人准备免费接送巴士、免费午餐等,途中不断向老人展开游说,让人觉得盛情难却,然后再故作“今日有、明日无”的优惠报价,如游说成功,业务员必趁热打铁。紧跟老人回家取钱,只收现金且不开发票。
为了骗取老人的信任,不法经营者不惜在市内繁华地带租用较高级的写字楼,向老人吹嘘经营者的实力如何雄厚、如何得到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和扶持,等等,冠冕堂皇地打着“合法”的旗号,使人深信不疑。
“不法经营者抓住老人对健康的特殊心理要求,将不具备应有功能的产品虚假夸大成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老年消费者千万不要相信。”市场监管部门专业人士告诉记者。
如何选购血压仪,听市场监管工作人员讲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