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藏品,就是一个故事,就是一段历史,南阳民间红色收藏家李宗峰—— 勿忘国耻 让老物件说话
作者:   李谱

一件藏品,就是一个故事,就是一段历史,南阳民间红色收藏家李宗峰——

勿忘国耻 让老物件说话


本报记者 李谱 文/图


  铭记历史,勿忘国耻。今日,7月7日,是七七事变86周年纪念日。86年过去了,战火的硝烟已经散去,但记忆从未褪色,历史仍有回响。

  在七七事变纪念日前夕,南阳红色收藏家李宗峰向记者展示了他珍藏了30年的藏品——一套日本国家造币局铸造的“支那事变纪念”章,它清晰再现了日军官兵侵略中国的野蛮行径和丑恶嘴脸,是七七事变的历史见证,也是日本侵华杀害中国抗日将士的自供状之一,为日本侵华史实再添铁证。

  “一件藏品,就是一个故事,就是一段历史。”李宗峰神色凝重地说:“留住这些藏品,让后人记住国耻,更加奋发图强。”


一件珍藏30年的纪念章


  李宗峰生于1952年,是职教园区皇路店镇黄家庄村人。他16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后退伍回乡。7月4日,记者来到李宗峰家中,一见面,他就迫不及待地拿出了珍藏30年的宝贝——一套两枚的“支那事变纪念”章,并向记者讲述纪念章的历史背景。

  这套日本“支那事变纪念”章,是日本国家造币局铸造,于昭和十二年(1937年)发行,图案清晰,保存完好,系用青铜制成,圆形,正反面图案均为凸起形状,做工精细。

  其中一枚纪念章呈红紫铜鎏银色,据李宗峰说,是发给陆军尉级以上军官的。其正面是一个侵华的日本鬼子端着“三八”歩枪,正踏过身背大刀的中国士兵尸体。中国士兵的钢盔、大刀片装束与卢沟桥事变发生时,驻守宛平县城的二十九路军战士的装束特征相符。右下角还有一株高粱,寓意我国东北。纪念章背面则是一架“零”式战斗机掠过长城上空。

  另一枚则为黄铜质,是发给海军军官的。其正面是日本军官背着头盔、腰挎指挥刀,双手举望远镜以窥视中国领土,旁边有军舰,还有日本兵在战壕里机枪扫射。背面有三架轰炸机,轰炸机下方是华北地形图,从图中可以看出长城和铁路线,并按方向清晰地标有北平、沧州、大同、保定等地名,铁路沿线上分布着诸多小型炸弹正在爆炸。两枚纪念章反面均有“支那事变纪念 昭和十二年”字样。

  李宗峰介绍,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后,日本帝国主义铸造了“支那事变纪念章”,约有300枚,用来嘉奖当时参战的日军军官和士兵。“这两枚纪念章是日本侵略中国的铁证”。李宗峰说:“由于日本战败,日本政府下令将这套纪念章全部销毁,企图毁灭侵华铁证,所以这套纪念章在日本也很难寻觅。我收藏这套纪念章是从东北一藏家手中得到的,应该是当年日军战后部分流失在中国的。像这种带着盒子、保存这么完整的纪念章,估计在全国都很难找到。“留住,留给后人作纪念,记住国耻。”李宗峰沉重而坚定地说。


一个红色主题展览馆


  “我一直致力办一个红色展览馆,所以我收藏是有目的性的。“展览馆里需要有抗日题材的藏品,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都是重要题材,他就千方百计地寻找关于这一题材重大事件的物证。“1993年,经过多方打听,了解到东北有七七事变纪念章,就专门跑到东北古玩市场寻找,在那里打听到收藏人,又立马到收藏人家里寻,最终终于将宝贝拿到手。”说起七七事变纪念章的收藏经历,李宗峰至今仍激情澎湃。

  采访当日,李宗峰还拿出了与七七事变纪念章同系列的另一款纪念章——九一八事变纪念章。该纪念章正面狼烟滚滚,日本兵拿着枪,隔岸观火,其狼子野心昭然。“九一八事变纪念章与七七事变纪念章,往往只得其一,一般很难将两块纪念章同时收藏。”李宗峰说,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他才在北京古玩市场找到这枚九一八事变纪念章。

  “我搞红色收藏有两个路线,建党路线和建军路线,反映这两条路线一路发生的大事件的文字资料、宣传画、实物,我都一一收藏,并分门别类。”

  当日,李宗峰还领记者参观了他家位于二楼,几乎占了三个房间的藏品。他的红色藏品包罗万象,从毛主席像章到革命故事宣传画,从党史资料到军事教育图片,陶器、瓷器、玉器、字画等都是成套成系列收藏。据李宗峰介绍,目前他的红色藏品总量有两万多件。

  琳琅满目的红色藏品,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伟大的历史征程。李宗峰的心中有一个梦想,那就是让这些见证历史的老物件教育后人,不忘初心跟党走,牢记使命建设家园。为此,李宗峰精挑细选,捐出部分藏品办起了皇路店镇红色教育基地,每年都吸引很多人前来参观学习。他说,将来国家如有需要,他会把他的藏品全部展示出来,让革命精神代代相传。


一段持续40多年的红色收藏之旅


  “我爱上红色收藏,从内心深处来说是我对毛主席,对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制度那种发自内心深处的无限热爱和忠诚。”李宗峰很深情地告诉记者,收藏情偶发于1978年的一张“寸土必争”保卫珍宝岛的宣传画。

  据李宗峰介绍,他是196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参军一个星期他们所在的部队便开赴到了珍宝岛前线,由于他作战勇敢,腿部还受了伤,参军7个月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78年复员回家后,一天他在街上闲转,突然他看到有人在卖一张“寸土必争”保卫珍宝岛的宣传画,当时他眼前一亮,热血沸腾,此情此景,与十年前战火纷飞的战场是何等的相似!特别是宣传画中那个拿火箭筒的战士,与当时的自己又是多么的相似,在激动之余,他用身上的仅有的一毛二分钱买下了这张宣传画,并一发而不可收,开始了40多年的红色收藏之旅。

  李宗峰告诉记者,他从小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熏陶,他父亲是一名共产党员,50年代曾任初级社社长,曾先后两次荣获地、县先进分子和劳模称号。2008年,他和十几家农户一起创办了鸭河工区(原南召县)皇路店镇首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第一批进入国家级示范合作社,并当选为党支部书记,去年是南阳市唯一被省政府授予“中原产业扶贫贡献奖”的个人。

  由于多年的收藏,他收藏的物品都非常珍贵,甚至是孤品,有人想掏数千万元来购买他的藏品,但都被他拒绝了。他告诉记者他只有一个愿望:“用这些红色物品建一个青少年爱国基地,让下一代知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社会主义的建设经历了风风雨雨,青少年只有不忘过去国人的苦难和屈辱,只有继承先辈的遗志,未来才会越来越好。”

微信图片_20230706155853.jpg

微信图片_20230706155931.jpg微信图片_20230706155903.jpg

微信图片_2023070615585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