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兴旺带动共同富裕
本报记者郝春城 全媒体记者孙义峰
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振兴靠特色。宛城区红泥湾镇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依托区位优势,立足特色资源,培育了一批以南阳宛禾香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宛禾香”)为代表的中小企业,走出一条以中小企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带动共同富裕的新路子。
7月4日,记者来到红泥湾镇庞庄村乡村振兴产业园。经过洗手消毒,记者戴上口罩,穿上工装,走进“宛禾香”生产车间。恒温车间里,数十名工人正在紧张生产中,晶莹剔透带着弹性的米线、粉条连绵不断地从机器中冒出来。
企业生产经理马玉明向记者介绍:“制作米线要经过洗米、粉碎、和粉、出丝、老化、搓散、烘干、切粉、包装等15道工序。我们有先进的生产工艺,采取严格的流程管理,确保米线的口感和质量。全部设备均为食品级不锈钢制造,生产加工过程无残留,也不增加任何杂质,保证米线原始纯净。”
“宛禾香”董事长范祥是本地人,他告诉记者,他早年在外创业成功后,2010年返乡创办第一家“小眼米线”品牌店,主营具有南阳特色的“麻酱米线”;2019年10月,在乡情牵引下,在宛城区红泥湾镇创立“宛禾香”公司。目前该公司已成为豫南区域最大的米线生产加工基地,年产量可达3000余吨,销售额超亿元。“我们这个生产基地每年提供就业岗位三四百个,工人全部来自周边村庄,月工资3000元至5000元。”
庞庄村党支部书记惠大武介绍,该村以金田地合作社为基础,建成3300平方米生产车间、1000吨大型冷库一座,以用心、用力、用情的倾情服务,成功招引“宛禾香”落地,另有4家农产品加工和艾草加工类企业也在这里落地生根,带动500村民就业增收,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了30万元。
庞庄村的发展,是红泥湾镇以产业兴旺推动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红泥湾镇从招大引强、促进投资、金融支持、人才引进和回归创业等方面深入谋划,形成系列支持措施,调动村级积极性,优化兴业生态,打造乐业环境,先后培育中小企业100余家,形成了中小企业拉动特色产业发展的生动局面。该镇强化服务举措,提升服务质量,通过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