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市创文指挥部安排报道)我市交通秩序持续向好文明出行成风尚
作者:  张玲


本报讯(记者 张玲)骑电动车戴头盔非机动车、行人各行其道车辆停放有序成为市民的一种习惯……随着我市交管部门对交通秩序整治提升行动的常态化开展,中心城区交通秩序发生了变化变得更加顺畅、更安全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市民的出行幸福指数大幅度提升。

“骑乘摩托车、电动车要配戴安全头盔,驾驶机动车要礼让行人……”75日上午9时许,在城区七一路与文化路交叉口,记者远远就听到了清脆的喇叭声,多名交警正忙碌着引导过往的车辆和行人,一辆小车在经过人行道时停了下来让行人先过,大部分骑乘人员都能正确配戴安全头盔。

在电动自行车“大军”中,还是有一些匆忙出行忘记戴头盔的人。每当看到忘记戴头盔的交警都会将其拦下,然后耐心劝阻。随着天气变得越来越炎热,骑电动车戴头盔会让人感到喘不过气。交警表示,他们能够理解骑车人不愿意戴头盔的心理,但仍然对不戴头盔的人进行了告诫。“天气是很热,但戴头盔是为了保护骑乘者的安全。”因为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被查处不戴头盔,民警现场对其信息进行登记,并劝导其一定要文明安全出行。

现在市民的文明交通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乱穿马路、不头盔等不文明现象明显少,文明出行已成了市民出行的规定动作市民黄先生告诉记者,他家住在文化路,每天上都要经过七一路与文化路、卧龙路与文化路等人车流量比较大的红绿灯路口,过往车辆都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1030分,在城区独山大道与张衡大道交叉口,记者看到虽然过往的车辆都匆匆忙忙,但大家都非常遵守交通规则,摩托车、电动车按规定停在等候区,骑乘人员基本上都能正确佩戴头盔,行人自觉走在斑马线……路面交通情况井然有序。

今年50岁的陈女士家住在麒麟路,但工作在独山大路,这么多年她见证了我市从西往东的发展,尤其见证了城市道路的变化和交通环境的不断改善,“现在的交通环境和以前相比变化太大了,马路宽了,道路多了,虽然车辆增加了,但人们文明驾驶意识在逐步提高,出行更加高效快捷。”

“固定岗点和机动勤务相结合,我们在重要路段、重要路口设常态岗,对交通违法行为进行常态化整治。”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第二勤务大队队长何孔说,文明出行人人参与,他呼吁广大市民摒弃交通陋习,文明出行,守法出行,为营造良好的交通环境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出行有序 本报记者 张玲 摄

_MG_0007.jpg一市民在签安全出行承诺书  本报记者 张玲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