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8(百名记者走基层 影像版)高温下,悬空把脉的“桥隧医生”
本报记者 张玲 通讯员 张中海 文/图
6月27日上午9时20分,骄阳似火,几个身着黄色上衣的身影,在位于卧龙区王村乡的跨越312国道的宁西铁路线桥梁底部缓缓移动,“叮叮咚咚”的敲击声在桥下川流不息的车流声中愈加清脆。这是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南阳工务段的职工正在定期检查跨越宁西铁路线桥涵的一个画面。
“这个桥是铁跨公桥梁,是附近村民出行的重要通道之一。”南阳工务段西桥梁车间检查工区班长贺武林告诉记者,这座桥的“一颦一笑”时刻牵动着“桥隧医生”的心,需要定期为它“把脉问诊”,及时消除“病灶”,确保铁路行车和过往行人安全。
据了解,进入夏季以来,南阳工务段为保障夏季运输高峰列车持续安全运行,组织“铁路医生”每天穿梭在南阳段的宁西线上,对桥梁、涵洞进行全面夏检整治工作,巡检设备变化、评估桥涵状态,为铁路设备守护生命健康安全保驾护航。
当天上午,利用120分钟的天窗点,贺武林带领工友们来到桥面上,顺着扶梯爬到桥下的桥墩台上。脚下车流来来往往,头一次站在距离地面约五六米高的墩台上,记者不由得紧张起来,出了一身冷汗,迈不开双脚。只见青年职工宋铁柱弯着身子,一个弓步跨上去,用检查锤敲击支座螺栓,并用锤尖钩划涂油情况。“每次来我们都要在特意修建的桥墩台上作业,一边‘观光’,一边对桥两端的螺栓、桁架(人行道支架)进行检修。”宋铁柱一边忙着手里的活,一边说道。不到10分钟的时间,他们已是汗流浃背。
忙忙碌碌中,时间已经到11时20分,暴晒过的桥面和桥顶散发着阵阵热气,完成各项检查维修作业后,贺武林与工友们等待着下一个天窗点,再次对铁路线桥涵进行安全检查……
检查支架
定期检查
把脉问诊
爬到桥下
专心检修
悬空把脉
检查桥体
汗流浃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