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发头题)内乡:“五星”创建擦亮乡村振兴新底色
作者:  王鸿洋


  内乡:“五星”创建擦亮乡村振兴新底色

  全媒体记者庞磊王倩

  时节,走进内乡县默河生态经济示范带,沿岸采摘园里硕果累累、丰景如画,前来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这是该县持续推进林果、食用菌、设施蔬菜为主导的产业重点链,实现产业发展“长藤结瓜”取得的新成效。

  去年以来,该县围绕发展抓党建,党建促发展的理念,以创建“五星”支部为抓手,科学规划实施,积极探索,创新运用“三个三”工作法,全面激发创“星”活力,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高度,助力乡村振兴。

  上下联动筑牢“工作责任链”

  该县坚持高标准推动“五星”支部创建工作,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一个办公室和九大工作专班,具体负责创建工作落实。县委书记张智广亲自研究安排部署,为全县创建工作带好头、作表率,县委常委会定期对“五星”支部创建工作专题研究。

  与此同时,该县压实各级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完善县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成员单位各司其职、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创建工作机制;建立完善牵头单位与责任单位联席会议、重要事项报告等制度,共同推进工作落实;落实党员领导干部党建联系点制度,县处级党员领导干部和乡镇党委班子成员每人建立1-2个村(社区)党支部工作联系点,定期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指导“五星”支部创建。

  科学精准绘制“五星创建图”

  “这两年,我们村的变化可大了,愿意留在村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提起“五星”创建带来的新变化,余关镇子育村的村民们赞不绝口,这得益于该县探索实施的“三个三”工作法。

  定星“三步走”。结合实际制定规划,通过“学、思、定”三步走,开展专题培训,举办“五星创建大家谈”电视栏目,各村(社区)组织党员群众、在外老乡、驻地企业单位等参与精准定星;创星“三举措”。通过“专、强、新”三举措,建强县乡村创建工作队伍,推动县直机关、单位与295个村(社区)开展结对帮扶,开展“一联一带五提升”、支部书记“大比武”、“红色物业”创建等创先争优活动;亮星“三部曲”。通过“树、促、提”把示范村的标杆树起来、中游村的工作促起来、后进村的干劲提起来,激励和引导村(社区)党支部你追我赶、争星创星,形成“群雁高飞头雁领”的“雁阵”效应。

  创新举措提升“创建新成效”

  “我们以‘小网格’撬动‘大治理’,探索基层全科网格化治理新模式,连续5年获得‘四无’乡镇荣誉称号,去年安全感调查位居全市第一。”岞曲镇党委书记邢永海说。

  产业兴旺村民富。创建“产业兴旺星”支部76个,省级产业强镇1个,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4个,组织35类特色农产品参加全市展示,“空壳村”实现全面清零,年收入50万元以上村20个;人居环境焕新颜。全县所有行政村全部得到整治,已创成“生态宜居星”支部212个,内乡被评为全市人居环境整治先进县,5个村被评为全省先进村,9个村被评为全市先进村。

  平安法治促和谐。全市“平安法治星”创建工作现场会在内乡召开,全县196个村(社区)党支部成功创建“平安法治星”;文明幸福乐群众。指导所有行政村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四会”相关制度,7人入选市“乡村光荣榜”,1人入选省“乡村光荣榜”,建立“10+N”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379支。截至目前,该县已成功创建“五星”村4个、“四星”村(社区)33个、“三星”村(社区)103个。

  “持续运用‘三个三’工作法使‘五星’支部创建有特色、出实效,为乡村振兴增‘底色’、添‘亮色’,推动内乡高质量跨越发展,为南阳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贡献力量。”内乡县委书记张智广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