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玲 文/图
6月26日上午9时许,位于城区中州大道的二机厂农贸市场内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在蔬菜区里,茄子油亮饱满、辣椒新鲜诱人、土豆摞成堆,新鲜味道扑面而来。一眼望去,每个柜台前都有菜品价格标示,食品来源追溯清晰,价格公开透明。
“我们这个农贸市场之前是露天的,环境卫生不是太好,文明创建改造过以后,环境和以前大不一样了,方方面面我们都非常满意,最近又加装了防晒网,周边小区居民来买菜,下雨天淋不着,太阳也晒不到,感觉非常好。”摊主张松笑呵呵地说道。
二机厂农贸市场是周边小区居民的“菜篮子”,但也曾是大家心中的“痛”:基础设施老旧、垃圾随意乱扔、市场周边随处可见的流动摊贩……自全国文明城市常态化创建以来,高新区落实属地管理、市场监管和市场主体各方责任,在市场监管部门的指导帮扶下,全力推进二机厂农贸市场提升改造工作,从下水管道到水电设施的更新,从标准化摊位设置到路面硬化,改变显而易见。
良好的卫生状况和规范的市场秩序,也让经营户们从中获益。在生鲜食品区,记者看到,来往的市民络绎不绝,摊主任先生高兴地说:“现在我们这里规范、有序、安全、整洁,环境干净了,食品更卫生,买菜的人自然也多,我们的生意也就越来越好了。”
像二机厂农贸市场一样发生着悄然变化的,还有位于龙祥路的南阳大寨水产中心、两相路的老庄农贸市场、兴隆路的枣林茶城。走进这些市场就能看到,文明宣传海报、诚信经商制度整齐地张贴在市场显眼的位置,市场内各种货品摆放整齐,过道整洁、规范,市民在这里购物就像逛超市一样舒心。
“农贸市场是居民“菜篮子”供应的重要场所,是展示城市文明创建的重要窗口,也是市场监管部门重要监管点。”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小小菜市场,连着大民生,市市场监管局依托全国文明城市常态化创建工作,坚持问题导向,网格化定人定责定岗,全力推动农贸市场环境旧貌换新颜,确保菜场内部“净”、外围“清”,为市民营造舒适、敞亮、整洁、卫生的消费环境,为原本充满“烟火气”的市场增添了“文明风”。
干净整齐的菜市场
宣传海报张贴有序
日常巡查督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