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0郑渝通车一周年稿件郑渝高铁全线贯通一周年,记者亲身体验宛渝一家,千里一瞬的高铁之旅—— 满眼幸福色 逐梦一路歌
作者:  周梦

    本报记者李金玺 周梦 文/图

2023年6月20日,承载着速度与激情,梦想与希望的郑渝高铁迎来了“周岁”纪念日。当天,记者登上G3401次列车,体验了南阳至重庆,这两座历史文化名城,千里一瞬的“高铁速度”。

“现在回老家,越来越方便了”“高铁开通,为企业快速发展插上了翅膀……”飞驰的列车上,每一位乘客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大家一路欢歌,纵情山水,说不完的幸福美好生活。

    高铁上,“牛郎织女”推介大美南阳

    当天上午,车外,风景如画,车内,欢声笑语。“南阳,一个值得三顾的地方。大美南阳,历史悠久,是楚文化的摇篮,汉文化的荟萃之地,有‘南都’、‘帝乡’之称。南阳山川秀美,风光旖旎,淅川丹江口水库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区和渠首所在地……”在车厢内,两位“南阳礼物”文旅推介大使,扮成“牛郎”、“织女”,正在向乘客介绍南阳的文化历史。

    在所有乘客的目光中,文旅推介大使又为乘客们表演了诗朗诵《写南阳》。“你要写南阳,就不能只写南阳,要写淯水、写南都帝乡……”两位推介大使声情并茂地诵读,引来了车内的阵阵掌声。

    随后,“牛郎”、“织女”十分热情地为乘客免费发放南阳艾草制品、西施兰花露水等“南阳礼物”,并诚挚邀请八方宾客来南阳旅游观光。

    “牛郎”、“织女”的两位扮演者蒋帅、李虹燕,说起此次担任“南阳礼物”文旅推介大使,内心十分激动。蒋帅告诉记者,自己是第一次去重庆,能在高铁上为乘客推介南阳,自己感觉十分光荣,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知道南阳,爱上南阳。

    “回家的路,更方便了”

    大学生刘春红在重庆上大学,今年大学毕业,这次她要回到学校,拍摄毕业照,说起郑渝高铁,刘春红仿佛打开了话匣子。回想起第一次坐火车去重庆的情景,刘春红还是记忆犹新。“大一那一年,我是第一次去重庆,当时郑渝高铁没有开通,我坐了十几个小时的硬座火车,太辛苦了。”刘春红告诉记者,去年郑渝高铁开通后,四个多小时就到重庆,非常方便,今年还要邀请重庆的同学来南阳毕业旅行,感受大美南阳的山山水水。

    “已经四年没回重庆老家了,端午节快到了,这次乘坐高铁回老家,内心非常激动。”乘客李先生十分激动。李先生在南阳打工多年,以前郑渝高铁没有开通,再加上工作忙碌,所以很少回老家。“郑渝高铁开通后,现在回重庆只要4个多小时,十分方便,这次终于能带着家人回老家,孩子兴奋的一晚上没睡。”李先生笑着说。

    “高铁,为经济腾飞插上了翅膀”

    “这一年,我们公司的产品在重庆受到了当地消费者的青睐,越来越多的客商来我们公司洽谈业务。”乘坐高铁去重庆洽谈业务的河南草庐蜂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侯朝阳,一说起郑渝高铁就连竖大拇指。

    他告诉记者,郑渝高铁开通,给宛渝两地搭起了一座连心桥,两地的距离“越来越短”,经济交流越来越密切,给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无限活力。

    “郑渝高铁开通,助力了南阳旅游业的发展。”南阳东站党支部书记王顺铎介绍说,郑渝高铁全线贯通前,南阳东站日均发送旅客约4000人,贯通后日均发送旅客约8800人,为南阳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今年还开设了务工专列,全力保障务工客流平安出行。 

    “为旅客,提供更加热情的服务”

    郑渝高铁开通一周年,给人们带来了什么变化,列车上的工作人员最有发言权。

    郑州客运段列车员王慧颖,在郑州至重庆这条线路上已经工作了近3年,对于郑渝高铁开通后的变化,她有着最直观的感受。王慧颖告诉记者,以前,从郑州到重庆需要8个多小时,现在只需要4个多小时,时间大大缩短。高铁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乘客选择乘坐高铁到重庆旅游、探亲、务工。

    “我们也会以最热情的服务,为广大旅客提供一个舒心、安心、开心的乘车体验。”王慧颖告诉记者。

    宛渝一家亲,携手共发展。郑渝高铁全线贯通一年来,这条“黄金纽带”,带来的改变正渗透进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将南阳重庆两座千年古城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为两地发展注入了无限动能和活力。未来,随着高铁建设的日新月异,南阳一定会谱写出最熠熠生辉的新篇章。

IMG_8560.jpg欢乐出行路

客运员的漫画作品

坐着高铁去上学

推介大美南阳

列车驶入站台

母女坐着高铁去游玩

坚守岗位

贴心服务

媒体聚焦南阳元素

宛渝往返更便捷

热心服务

沿途风景如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