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非遗互动体验之夜,南阳市民玩嗨了
这个晚上 自己动手做“非遗”
全媒体记者 李萍
6月15日晚上,南阳解放广场凉风习习、人潮涌动,在璀璨灯光和优美音乐声中,由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南阳师范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承办的“2023非遗互动体验之夜”活动开场了。
“今天,我们邀请大家一起做艾草香囊,哪位朋友感兴趣可以上来。”活动现场的大舞台上,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侯氏布艺编制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闫飞雪摆好要展示的布艺作品,在长条桌上放好剪刀、针线、彩布等,热情地邀请舞台四周观望的市民。第一个上舞台的女士是被亲友硬推上来的,当她羞涩地坐到桌旁拿起一块彩布时,舞台下的市民纷纷跑了上来,不一会儿,闫飞雪便被团团围住,大家争先恐后地拈针穿线,认真地向闫飞雪讨教如何折布料、如何走针法。
“第一步要把裁剪好的布料反面对折,用平针法缝合成锥状。”看大家对葫芦香囊感兴趣,闫飞雪现场教起了这种香囊的做法,“你这个不对,得三平针一回针才能缝平整。噢,这样就对了。第二步把步料翻到正面,装入棉花和艾草,得压紧实啊……”因为端午节即将到来,前来学习香囊制作方法的市民特别多,各年龄层的人们把桌子围得水泄不通。“看,我做好了一个!”南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成员、一级调研员严红伟也兴致勃勃地加入到香囊学习人群中,边学边做,很快做成了一个“金灿灿”的葫芦香囊,高兴地举起来展示,并把它送给了一名也热心学习制作香囊的小姑娘。此举极大地鼓励了正在穿针引线的市民们,大家做得更认真了。
另一边,南阳师范学院教师竹晓翠和几名学生也摆好了她们创作的剪纸作品,并把一把把剪刀、一叠叠红纸放在桌上。“我喜欢你剪的这个作品,这个图案好不好剪?”“我想剪朵荷花!”大家七嘴八舌地问着。竹晓翠拿起一张纸,边做边讲:“看,先把红纸沿对角线对折……从中间对折,将红纸六等分……”不一会儿,竹晓翠就剪好了,她把剪纸递给旁边认识观看的一个小姑娘:“来,小朋友把它打开。”小姑娘小心地展开,一幅精美的剪纸作品便展现在大家面前。“真好看,像我家春节时买的那个窗花!”“教教我咋做吧!”几个市民赶紧拿起了剪刀。竹晓翠和几名学生贴心地帮他们画好图案,然后手把手地教大家如何剪,“我们南阳剪纸是市级非遗,大家都可以亲自体验一下。”
大舞台上,长长的桌子两侧,围满了前来参加互动体验活动的市民,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更有风华正茂的青年、黄发垂髫的儿童,大家学得认真、做得专注。由于人人都能把自己制作的非遗作品带走,不少人很有“成就感”地拿着自己的作品现场拍照。“看我做的葫芦香囊!”市民刘女士高兴地向家人展示着自己的作品,“走吧,葫芦就是‘福禄’,今天咱把‘福禄’带回家!” “本来带着家人来乘凉的,没想到能动手学习‘非遗’制作!”市民梁先生说,妻子和女儿各做了一个葫芦香囊,“我这个平时笨手笨脚的人,居然也跟着老师剪了一幅剪纸,这个晚上过得太有意义了!”
舞台上,数名身着汉服的南阳师范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学生也引人注目,独特的服饰文化、精美的非遗作品,让大家纷纷举起手机,拍照片、录视频、发朋友圈。“本次活动既是展示非遗文化,也是想让非遗文化走进大家生活,让大家在近距离感受和亲身体验非遗魅力的同时,更深入地了解非遗、关注非遗、爱上非遗、传承非遗、”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南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田晓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