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金玺 周梦 文/图
宛梆吼一腔,迷了八道岗。
6月12日晚,白河畔的解放广场热闹非凡,宛梆经典剧目《樊梨花征西》登上了非遗展演的舞台。在凉风习习的夏夜里,市民和宛梆来了一次完美邂逅,近距离感受家乡传统戏剧的独特魅力。
宛梆、即南阳梆子,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生长并流行在南阳的地方戏。形成于明末,完臻于清代,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宛梆曲调丰富,唱腔激昂,其声腔高亢豪放,男声用大本嗓,给人以粗犷、豪迈、奔放、明朗的感觉。别是女声唱腔的高八度呕音花腔,婉转清亮,配之梆胡发出的“唧唧”声,犹如鸟鸣,是其声腔主要特色,堪称一绝。
当晚6时,虽然距离演出开始还有一个多小时,但不少市民都早早来到舞台前,抢占“有利位置”,准备一睹宛梆的绝世风采。在后台,演员们也正在进行紧张的准备工作,化妆、穿戏服……一切那么的有条不紊。
为了此次演出,内乡县宛梆艺术传承保护中心前期做了大量的精心排练,演出阵容十分豪华,骨干演员悉数登场亮相。“本场演出不仅有清亮的花腔,还有很多的精彩打戏。演出前,我们已经进行了充分准备,一定为家乡的父老乡亲奉献一场精彩演出。”“樊梨花”扮演者、优秀青年演员冯小乐告诉记者。
晚上7时30分, 万众期待的大戏开场。舞台上,演员们的唱腔高亢、激越,音色委婉、清丽, 将戏曲的魅力演绎得淋漓尽致、感人至深。台下,观众们跟随剧情的发展,完全沉浸在舞台表演当中,掌声叫好声不断。两个多小时的视听盛宴,精彩纷呈,让所有人如痴如醉,令人难忘。
“想看梆子戏,多跑十里地。一听说晚上有宛梆演出,吃过晚饭就赶过来了。”戏迷王桂荣笑着告诉记者,宛梆在全国都享有知名度,很多戏迷都非常喜欢宛梆,整场演出引人入胜,精彩不断,演员们的表演真的太棒了。
“名家名段,不虚此行。宛梆是一个优秀珍稀剧种,能在家门口近距离欣赏,机会太难得了。”同样是戏迷的李先生对于演出赞不绝口。他告诉记者,这样的演出应该多多举办,让所有人都能感受戏曲的魅力以及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希望这个传统剧种能更好的传承下去,在未来能够发展的越来越好。
宛梆一吼,意重情长。一台好戏,尽显宛梆艺术精髓,扎根基层,服务群众,让更多的人了解宛梆,爱上宛梆,宛梆未来的发展必定熠熠生辉,不可限量。
认真表演
戏中换装
精心装扮
现场演出
妙趣横生
翘首企盼
宛梆花腔
一招一式
掌声雷动
细心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