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1(非遗文化节稿件2)“天工开物”非遗展览绽放魅力,传承人刘东阳——高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爱上“非遗”
作者:  张玲



本报记者 赵明禄 张玲 周梦 文/图

木板烙画、拓画……610日,在南阳市文化馆“天工开物”南阳市传统工艺类非物质文化代表性项目传承保护成果展现场,非遗传承人高超的手工技艺和琳琅满目的非遗文创产品吸引了许多游客前往观看、体验。

      610日至625日,“天工开物”南阳市传统工艺类非物质文化代表性项目传承保护成果展在南阳市文化馆举行,展出南阳市传统工艺类国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卧龙区南阳烙画和传拓技艺、宛城区的剪纸和蛋雕、镇平县的镇平玉雕和布艺、社旗县的社旗木雕和铜器制作、唐河县的面塑和布艺、淅川县的淅川版画、方城县的方城石猴等。展览采用展览陈列、体验交流、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

本次展览,设立体验空间,展示非遗活态传承。以参观、体验为主。参观者在参观精美绝伦艺术珍品的同时,可以邀请省市级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技艺,也可以亲自拿起烙笔在烙画师的指导下尝试完成一幅作品,拿起剪刀在传承人的指导下剪出美丽的图案,拿起拓包拓出厚重历史画面,体验“非遗”,爱上“非遗”。

610日下午3时,记者看到,有不少参观者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亲自拿起烙笔,烙自己喜欢的图案。南阳理工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大四学生金子云在南阳烙画第七代传承人崔爽的指导下,烙出“南阳,一个值得三顾的地方”,看着自己烙出的作品,她高兴地说:“真神奇啊,没想到我也能触摸‘非遗’。”

     “听说今天河南省2023年非遗宣传展示主场活动在南阳进行,我专门过来,和好朋友王卓一起参观、欣赏,近距离感受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后在教学过程中,多向学生们介绍我们河南优秀的传统文化,让鲜活的文化传承在孩子们心中落地生根。”唐河县井楼回民小学英语教师谷玺手拿自己拓出的“舞乐百戏”高兴地说。

 “看到这么多年轻人热爱这门技艺,我不担心后继无人了。”今年55岁的传拓技艺传承人刘东阳高兴地说,“希望我市多举办类似‘非遗’展演活动,让更多的人领略中国传统‘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爱上‘非遗’,传承‘非遗’。”

据悉,“天工开物”南阳市传统工艺类非物质文化代表性项目传承保护成果展结合线下展厅,线上开展网上展厅和线上讲座。展览期间,对展览作品进行拍摄制作,并结合烙画厂组织主题直播,为大家线上揭秘传统工艺的制作过程。

微信图片_20230611155018.jpg

体验“非遗”技艺

微信图片_20230611153824.jpg

参观艺术珍品 

拍照留影

参观

微信图片_20230611155028.jpg

吸引了众多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