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1(非遗稿件01)河南省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主场活动精彩纷呈——惊艳! “非遗”展演好戏连台
作者:  周梦

本报记者 赵明禄 张玲 周梦 文/图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民智慧的深厚积淀,是社会和谐的坚实纽带,是建设先进文化的精神源泉。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勤劳智慧的中原儿女创造了数量众多、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展现了中原人民非凡的文化创造力,承载着中原大地的文化繁荣与历史辉煌。

6月10日上午,37摄氏度的高温,挡不住万千市民对“非遗”的热情。当天,河南省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主场活动在南阳解放广场开幕,全省各地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在这里展演,开封盘鼓、宝丰魔术、南阳板头曲等非遗节目好戏连台,“天工开物”“非遗”展览 、“非遗”购物节、美食文化节也同步进行,吸引了众多市民前往观看、品尝。

6月10日上午,铿锵有力,气势磅礴的开封盘鼓拉开了河南省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主场活动的序幕。火红的衣服,火红的锣鼓,气势宏大、震撼人心,鼓点激越,表演豪放,在音乐性和舞蹈性上都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现场观众叫好声不断。

“诸葛亮初出茅庐把功建,火烧曹军博望坡前……”南阳市说唱团的演员用铿锵的声音,唱出了刘备卧龙岗上三请诸葛亮,诸葛亮第一把火烧博望坡,夏侯惇大败,曹操亲自领兵讨伐新野。刘备放弃新野,到樊城以避曹军。曹操部将曹仁领兵到新野,见城门洞开,城中无人,便引军进城中驻扎。夜来时分,火烧新野的故事。

平顶山说唱文化(宝丰)生态保护发展中心演员带来的宝丰魔术《花海传奇》惊艳了现场,演员化身花仙子,花朵在其手中产生了无穷的变换,营造出人在花中舞、花在手中变的场景,演技的神奇、意境的优美让现场的观众看得如痴如醉。

南阳星海乐团的琴师们献上了第一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南阳板头曲《萧妃舞》,那仿若天籁一般的乐声响起时,偌大的南阳解放广场一片寂静……演出结束好一会儿,震天的掌声才响起来。今年70岁的观众赵荣珍,高兴地说:“我又听到了儿时的声音。”

当天上午,非遗传承人们还为现场观众献上了信阳民歌《偷花》、少林功夫《少林雄风》、豫剧阎派《盘夫索夫》选段“自幼儿生长在宰相家”、西平大铜器《勇往直前》等节目,精彩的演出,让现场观众直呼过瘾。

     当天晚上8时,凉风习习,非遗传承人们又带来了中原大鼓《太平盛世》、皮影戏《樊梨花征西》、《老娄庄龙舞》、越调《白木店》一折、宛梆《龙凤呈祥》甘露寺一折、《丹江号子》、光山花鼓戏新编《夫妻观灯》、太极拳《水墨太极》、歌曲《七夕歌谣》、郏县大铜器《威风锣鼓》等节目,吸引了无数观众前来观看,随着演出的进行,连舞台两侧都被观众挤得水泄不通。“太过瘾了,这些节目真是个个精彩,今天上午都让我惊艳了,晚上还是同样好看,明天晚上我早点儿来,争取占个好位置。”和老伴儿一起观看演出的市民乔辉高兴地说,“这次‘非遗’展演真好!”

 据悉, 6月11日上午9时到10时30分;6月10日—13日晚8时至9时30分,南阳解放广场都有“非遗”演出。其中,6月11 晚8时,南阳曲剧团演出曲剧《安安送米》;6月12日 晚8时,内乡县宛梆艺术传承保护中心演出宛梆《黄飞虎反五关》;6月13日 晚8时,南阳市文化馆进行非遗专场演出。

三弦书精彩上演

首场展演气势恢宏

“非遗”展演

热闹非凡

欣赏非遗展演

桐柏皮影戏

皮影戏为展演添彩

越调表演

丹江号子响彻现场

精彩宛梆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