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旗县:惠企政策计算器 助企服务零距离
作者:  杨银鹏 申鸿皓

社旗县:惠企政策计算器 助企服务零距离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杨银鹏 申鸿皓)政策齐全,智能匹配,精准服务,一键直达,有了惠企政策计算器,企业不跑腿,办事更顺畅。北京九鼎锐创生物医药科技社旗有限公司总经理宋华波对平台带来的方便和实惠赞不绝口。宋华波在企业工作20余年,一直和政策打交道,整天忙得不可开交,20225月,社旗县惠企政策计算器网上平台运营后,他却一下子清闲起来。以前是企业四处找政策,现在是政策上门找企业

  社旗县以观念能力作风提升年活动为契机,践行四个极限,弘扬四敢精神,聚焦优化营商环境和企业服务,坚持科技赋能,强化创新服务,与南阳理工学院大数据研究院合作,开发建设了全省首家县级惠企政策计算器平台这款包括政策集市、政策计算、政策推送、诉求管理、免申即享、企业保姆、一网申报等七大板块的惠企平台,通过建立健全市场主体库和惠企政策库,采用智能化的数据匹配算法,实现了各类政策一键查询、惠企政策智能匹配、企业诉求快速响应、政务服务一网申报、助企服务精准考核,变企业找政策政策找企业,极大地方便了市场主体查询、申报、享受相关政策,成为万人助万企活动的有效载体,深受市场主体欢迎,有力助推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强政策解读,打造政策集市。县直各部门明确一名分管副职和一名专职联络员,负责全量收集本行业中央、省、市、县出台的涉及税费减免、奖励补贴、金融支持、审批服务等与市场主体密切相关的惠企政策,每月10日前报惠企政策计算器联席会议办公室按照谁制作、谁解读,谁发布、谁解读,谁落实、谁解读的原则,各部门使用统一标准化解读模板,对涉及本部门落实的惠企政策进行精准解读,要求每项政策必须具备主要内容、政策依据、适用企业、申报条件、办理单位(科室)、咨询电话等基本要素,把一个个繁杂冗长的政策文件变成简捷明晰、操作性强的办事指南;之后,联席办按照政策类型、发文部门、产业大类等对各部门解读文进行分类标签,统一上传至惠企政策计算器平台政策集市栏目,市场主体可以通过关键词、发文机关等方便快捷查询。同时,相关政策在县政府网站、云上社旗等平台发布,并制成政策汇编,通过万人助万企微信工作群、企业家工作群发布,提升政策知晓率。截止目前,平台已收录、解读各级惠企政策396份。

   企业精准画像,量身智能推送。通过数据共享,该县将全县市场主体基本信息全部接入惠企政策计算器平台建立市场主体库企业可通过电脑端和手机端两种方式登录,随时查询相关政策,也可一键链接河南政务服务平台,申请办理政务服务事项;同时,通过组织包联干部入企采集企业规模、行业类别、经营范围、经营现状、用工等详细信息,建立企业画像库企业只需一键点击政策计算,平台采用智能化的数据匹配算法,即可精准计算该企业能够享受的扶持政策平台管理员也可以通过短信等方式,向特定企业推送可以享受的最新优惠政策,提醒企业及时申报。仅今年以来,通过平台帮助森霸传感等82家企业享受科技创新和工业高质量发展奖励资金500余万元、帮助杜尔气体装备等19家规上工业企业享受一季度满负荷生产奖励350万元。

   配备企业保姆,贴身贴心服务。县委、县政府为全县10121家企业类市场主体配备3140名机关干部担任企业保姆,每月主动上门服务,加强联系沟通,帮助企业理清发展思路,宣传惠企政策,收集企业诉求,解决实际困难,帮办代办各项审批手续,做到无事不扰,有呼必应,全力当好企业的宣传员、联络员、服务员、领航员。今年以来,全县各级包联责任人已开展入企服务21000余人次,帮助企业解决用工1800人,协调贷款2.5亿元,解决其他问题600余个。

   定期召开联席会议,解决疑难杂症。每周组织召开部门联席会议,通报政策录入、助企服务、问题收集、诉求解决等工作开展情况汇报,研究解决平台建设、企业服务等方面重大问题对涉及面广、情况复杂的问题,建立台账,由主管县领导牵头,成立专班,压实责任,限期解决。今年以来,通过联席会议工作机制,先后解决了平显科技等12个招商引资项目的征地拆迁、用地报批等问题,帮助德鑫农产品等8家企业解决过桥资金3000余万元,极大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帮助企业开足马力生产。

   精准考核考评,提升包联实效。包联干部每月入企服务几次、解决了哪些问题、企业是否满意,这些问题过去都是靠人工抽查、人工汇总,费时费力,还容易受主观因素影响,不够精准。今年3月份,平台新增加的企业保姆板块上线运行后,干部入企服务扫码打卡,自动定位,企业登录平台可以对包联干部工作情况进行评价。平台自动统计汇总结果,后台管理人员可以实时掌握每个单位、每个包联干部的工作成效,有力提升了万人助万业工作考评的精准度。

  惠企便企,创新出彩。社旗县惠企政策计算器成功入选南阳市2022年第二季度十大改革创新典型案例,并受到省政府稳住经济大盘督导服务组的高度肯定。在今年第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中,该县13项指标进入全市前5名,8项指标进入全市前3,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9%,增速全市第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7.3%,增速全市第2,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2%,增速全市第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