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双全好少年杨书润——
谈吐不凡的“诗词小刀锋”
他叫杨书润,2022年“南阳市新时代好少年”。一个富有文艺气息的阳光男孩,使武术和诗词文化深入青少年心中,传承和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6月1日,记者在南阳市第十五小学孔明路校区,见到了六(2)班的杨书润。文武双全,阳光大气的形象,很好地诠释了新时代少年儿童应有的豪气,正气,洒脱和诗意。
杨书润从小崇拜爱因斯坦、牛顿、袁隆平等,立志长大后当一名文武双全的科学家。他喜欢看书,不仅热爱古诗词,天文地理、军事、历史、科技,他都甘之如饴。他最喜欢和大人讨论诗词知识,玩飞花令游戏。
在长期的诗词积累过程中,父母是他最忠实的朋友,经常见缝插针地陪着他一起读诗词,日复一日,他的诗词的储备越来越多,诗词储备达1000首以上。在学习诗词的过程中,总能找到与众不同的乐趣,书架上放着许多关于诗词的经典书籍,不止翻看了一遍。
兴趣的引领不断激发杨书润在诗词世界里畅游,2022年,他在河南省诗词大赛中荣获小学组二等奖、在山东《黄河文化大会》节目中,荣获黄河文化传播大使、在2022中国诗词大会中,他以武术少年的形象出现在诗词大会的宣传片中,并获得优秀选手称号等。他临场表现自信稳健,尤其是在飞花令诗词接龙环节与对手精彩对决,扣人心弦,让观众大呼过瘾。
“书润在诗词大会上的出色表现,离不开自己的努力和坚持、离不开良好家庭文化氛围的耳濡目染,更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根植土、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班主任龚飞对记者说。
杨书润还对体育情有独钟,他还喜欢足球、篮球、武术等,别看书卷气浓浓但他在传统武术也获得不少佳绩。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杨书润对文武双全的爱国将领辛弃疾十分崇拜,希望自己能够像他一样“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他也一直在朝这个目标努力。日常除广泛猎取各方面的文化知识外,还勤练武术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
“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一个人的身体素质,对于他的现在和将来都有很大的影响。杨书润爸爸时常教导书润, “有了健康强壮的体魄,才有能力去寻求幸福,实现崇高的理想,尚武精神更是一个男孩子应该具有的品性。”杨书润自学习武术以来,不管严寒酷暑,每天都欣然前往武馆练功。
出拳、推掌、踢腿……动作如行云流水,身姿如骄杨飒爽。武术馆不仅留下过他辛勤的汗水,还有拉腿时,摔倒时,被器械伤到时留下的尖叫声和啜泣声,更有他因为练好一个难度,练会一个技巧时的欢笑声。多年的风雨兼程,打造了他吃苦耐劳,迎难而上,坚韧不拔的品质。
5岁起就开始习武的杨书润作为在册的河南省武术队队员,在2022年南阳市武术(套路)选拔赛中获得男子B组刀术第一名、传统拳第二名。也曾多次代表南阳市参加各类武术比赛。
在家人心目中他尊老爱亲,孝敬父母,爱护弟弟。在老师同学心目中,他尊师重友,勤奋好学,各科成绩一直名列前茅。龚老师表示,“书润勤学好问,多才多艺全面发展,在学校各类比赛中,总是身先士卒,带动班级同学积极参加,给同学们起到了榜样示范作用。”
“路漫漫其修远兮”,少年时代是人生的开始,是人生的基石。相信在未来,杨书润会为实现他的理想而更坚实地走好每一步,展现一个新时代少年应有的风采。(本报记者 张飞)
科技创新好少年屈姿彤——
学以致用变身“科技小达人”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初中生,市第十三中学的学生屈姿彤,一直牢记并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她爱党爱国、尊老爱幼;她助人为乐、热心公益;她勤学善思、创新创造。以奋发和进取为笔,描绘出一幅“中国少年强”的美好图景。
见到屈姿彤的时候,正值大课间,她正手持《中国青年报》看得津津有味,这个皮肤白皙文质彬彬的女孩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镜,微笑着说:“我喜欢从青年报上了解时事,瞭望优秀青年,学习先进是自我提升的最好途径。”以榜样的力量不断鞭策自己,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学校她品学兼优,作文大赛、书法大赛、古筝考级,她都拔得头筹,还被同学选举担任班长和地理课代表。
同学口中的屈姿彤,纯粹而良善,热心公益,经常参加各种志愿活动。老师介绍说,她先后参加了南阳市“福利院献爱心”志愿行活动,参加志愿清洁社区、消除小广告活动,还给小区的小同学讲解垃圾分类,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为大家提供清洁、舒适的生活环境。在南阳市创建文明城市期间,她主动担当大美南阳的宣传大使,为创建工作吹响了青春的集结号。她用自己的行动影响并带动身边的同学、朋友、亲人积极参与到大美南阳的建设和宣传中来。
“这个姑娘勤奋好学,具有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不服输的精神,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勤于钻研的学习习惯。”班主任老师介绍说,屈姿彤肯动脑筋,常常学以致用,开拓创新,在她的心里时常住着三个梦:“科创梦”、 “AI梦”、“强国梦”。2019-2021年期间,她曾连续三年获得由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教育厅等共同颁发的“河南省青少年科学素质大赛一等奖、二等奖”等荣誉证书。学习之余她还用编程软件,做出了智能养花管理系统、声光控制器、火焰感知报警器、水位探测预警等科技作品,被大家称为名副其实的“科技小达人”。
“在科技世界中的遨游使我沉醉,更激发了我对科学创新的浓厚兴趣,培养了我对社会的责任感,深刻理解了‘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的道理。”屈姿彤告诉记者,路漫漫其修远兮,她将不断奋发求索,用青春之智慧,谱写新时代好少年更为动听的华美乐章。(本报记者 王蕾)
智灭大火好少年李易——
临危不乱的救火小英雄
他叫李易,因“智灭大火、临危不乱”被评为2022年新时代好少年,来自南阳市第十四小学,今年已是六年级二班的学生。
回想起两年前自己的救火事迹,李易仍然记忆犹新。“2021年5月7日晚7时50分,我正在书房窗边写作业,突然发现对面3号楼最东边的一个房间着起大火,浓烟不断向外冒出来。”李易说道,他家住盛世龙源小区5号楼25楼,当时看到着火的房间烧得红通通的,立刻喊来爸爸,一边拨打119火警,一边向小区物业奔去。小区物业工作人员在李易父子的指引下,也发现了失火房间,迅速组织人员进行疏散,李易、李易爸爸、还有小区许多住户,一齐站在3号楼前,大声呼喊:“失火啦,快下楼!”
很快,三辆大消防车也赶到了,由于发现得早、报警及时,处于火灾初期,消防员很快就扑灭了大火,当天晚上8时10分许,消防车离开。然而,小区住户却久久不能平静,业主们纷纷围着李易父子,夸赞李易是个小英雄。
后来,南阳市第十四小学在升旗仪式上对李易同学见义智为的事迹进行了表彰,小区物业公司和失火家庭也送来了锦旗和感谢信,盛赞学校重视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关键时刻能沉着机智、解危救人。
“李易同学在班里非常优秀,课堂上大胆发言,主动参与班级的各项活动,举手投足中充满了自信;思想上,爱护别人,关心集体,充满了爱心。尤其是那次李易同学及时发现火情后,临危不乱,冷静处置,与学校经常开展安全教育和实践活动密不可分,是偶然中的必然。”提起李易,班主任刘垚霞骄傲地说。
据了解,李易一家家风纯正,家庭教育氛围浓厚,爷爷是一名退役军人,时常教导他要做一个爱国爱家的男子汉,父亲还曾因抢救落水儿童,被授予卧龙区首届“十大优秀青年”称号,成长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加上学校优良的校风,李易有这样英雄之举也就不难想象了。(本报记者 李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