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8(影像版)生态文明教育稿件践行生态文明 畅想绿色生活为青少年撒播绿色“种子”
作者:  周梦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王鸿洋 记者 周梦)5月28日,南阳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基地揭牌暨生态文明进校园活动启动仪式在美丽的白河畔举行,来自市实验中学、市十二小、市十五小、市三十一小等学校师生代表及生态文明志愿者等参与此次活动。

“育两岸之桑林,护一湾之清纯。兴千秋之人文,惠万民及子孙。”当天上午,在风景秀美的白河国家城市湿地公园,300名中小学生代表集体朗诵《大美南阳生态颂》及《白河赋》,朗朗童声回响在白河岸边。在以“感恩白河、知行合一、厚养根脉、万物共生”为主题的“行走白河”授旗仪式结束后,与会人员开展“保护白河徒步行活动”,全体参与人员分为南向、北向两个路线,沿白河岸边徒步行走,共同践行活动中发出的“保护美丽白河,共建生态文明。”倡议。

“徒步在白河岸边,让我有更多的感触。”市十五小四八班学生郝艺晴告诉记者,通过在白河岸边徒步,她能直观地感受到白河的美,也增添了自己保护白河,维护生态文明的力量与信心。“让孩子们走出课堂,沉浸在生态文明当中,能有效提升孩子们的文明创新实践能力。”参与活动的市十二小老师告诉记者,组织学生开展“沉浸式”“体验式”教学和实践,把生态文明教育融入育人全过程,是教育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

“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基地”在白河揭牌,就是要发挥白河湿地公园阵地作用,让市民达成生态文明教育的共识,充分借助教育实践基地的示范效应,将生态保护、生态旅游、生态教育功能结合起来,将其建设成为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品牌,助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活动中,还宣读了《关于推进生态文明进校园工作的通知》,对我市开展的生态文明进校园活动进行安排部署,提升广大青少年生态文明素养。

据了解,建设生态文明实践教育基地,开展生态文明进校园活动,主要目的就在于进一步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寓教于乐、寓教于行,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绿色、低碳、环保的“种子”,并以此带动生动文明理念在全市遍地开花。

“行走白河”授旗--记者 周梦 摄

活动现场--记者 周梦 摄

河边快闪演出--记者 周梦 摄

共同诵读--记者 周梦 摄

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基地落户白河--记者  周梦 摄

徒步白河岸边--记者 周梦 摄

感受白河生态美--记者 周梦 摄

撒播绿色“种子”--记者 周梦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