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育强“头雁” 领飞振兴
(全媒体记者 申东 通讯员 张范)
“不出来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新方法、新事物,差距真不小,要学的东西太多了!”5月15日,刚刚从在成都举办的淅川县优秀村支部书记培训班学习回来,马蹬镇财神村党支部书记李想,顾不得舟车劳顿,抱着一摞各式各样资料,就一头钻进了村支部,吸收着这几天学来的“干货”。
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雁”。而如何让这些“头雁”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淅川县把育强“头雁”作为撬动乡村振兴的“支点”,创新实施“头雁”培育、绩效年薪等强基举措,以组织振兴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观念一转天地宽,只有以思想破冰才能引领发展突围。我们抓住基层党组织的‘关键少数’,引领他们跳出淅川看淅川,放大坐标找不足,进而带动‘绝大多数’共同推进乡村振兴。”淅川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王兵表示。
近年来,淅川县持续强化“头雁”培育,建立支部书记县级年度轮训制度,大力推动基层党支部书记素质提升工程,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2022年以来,淅川县根据“五星”支部创建工作需要,高标准举办了5期600余人次的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培训班,每次培训都由县主要领导亲自审定培训方案、安排培训课程,通过红色教育、全员轮训、外出学习、线上充电四种模式,筑牢责任担当,提升履职能力,切实把基层党组织的组织活力转化为发展动力。
同时,为进一步激发基层党组织书记干事创业的工作激情,淅川县还围绕村党组织书记的政治待遇、薪酬保障等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措施,激活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的“一池春水”。淅川县把“五星”支部创建与县内产业发展、文明宜居、社会治理的“三面红旗”争创活动相融合,县级最高奖励村(社区)100万元发展经费和10万元工作经费,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两委”干部当年每月分别奖励300元、100元。在全市范围内创新出台了《淅川县村党组织书记绩效奖励实施办法》,按照2:6:2的比例,每年发放1.8万元到1.2万元的绩效奖励。探索村干部报酬与集体经收益挂钩的奖励机制,村集体年经营性收益20万元以上的,从当年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益中提取不超过15%用于发放村干部奖励报酬;年经营性收益10万-20万元的,提取10%。
“‘星旗同创’每月奖励900元,绩效年薪每月能拿1500元,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36.8万,还能奖励我1600元。再加上每月2000的底薪,收入轻松上6000元。”九重镇张河村党支部书记张家祥开心地算起了收入账。
除了优厚的绩效奖励,淅川县以建优队伍为突破、以完善机制为保障,打破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入口天花板、待遇天花板、晋升天花板,让“头雁”既得实惠,又有面子,激励他们在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一线锐意进取、担当作为、竞相出彩。
“近三年,我们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中录(聘)用乡镇机关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39名,推荐80余名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作为县级以上“两代表一委员”人员,为村级党组织书记进一步提供锤炼本领的舞台和机会。”王兵介绍道。
“县里政策好,这支书干得真得劲,乡村振兴的路子越走越宽,以后咱这村里肯定比大城市还美。”上集镇槐树洼村党支部书记李九成满怀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