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优化营商环境、修复亲情嫌隙、给予人性化司法关怀……5月10日,我市法院发布十起执行典型案例——威慑惩戒 为公平正义提速
作者:  于欢

本报记者 于欢

510日,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市法院“豫剑执行”——助企纾困保民生专项执行活动工作开展情况,并发布十起执行典型案例。截至430日,我市法院共开展专项执行活动76次,当场执结或和解案件144件,执行到位金额累计1.5亿元;共拘传被执行人425人次,拘留61人。

 

跨地域联动执行

多方位执行监督

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据生效的仲裁裁决书依法对被执行人采取强制措施,将郑州某玻璃公司所有的生产线以及配套变压器进行拍卖后,申请人接受以物抵债。拍卖成交后,被执行人仍拒不交付。414日早上730分,该院执行干警按预案实现跨地域执行联动,打破区域壁垒,依法执行强制拆卸以及交付工作。

本案的特点在于,法院在开展执行活动前通过系统委托当地法院,请求予以协助,及时有效地保证了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生效法律文书的权威性,取得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良好统一。

 

善意文明执行

保障双方利益

法院秉承善意文明执行理念,让审判执行工作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最大化。

因借了小飞16万元始终未还,患有癌症的小范成了被执行人。法律有尺度,但执行工作有温度。执行法官综合考虑弱势群体与胜诉债权人的利益,慎用失信限制高消费、冻结等执行手段。在做了申请执行人小飞的工作后,小飞主动表示可以对小范名下的银行账户与财付通账户解除冻结,以便就医治疗。将心比心的小范亦表示有住房公积金可供执行,申请法院扣划后偿还债务。今年423日,法院依法扣划了小范的住房公积金。于是,这场饱含温度的案件得以圆满解决。

 

快速反应动真格

强制措施促和解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通过网络支付的彩礼也一样受到法律保护。

痴情小伙和一女孩通过QQ相识相知相爱,小伙通过微信向该女孩支付了彩礼20万元,但女孩却迟迟不愿结婚。小伙无奈诉至法院要追讨彩礼钱。立案执行后,执行法院通过多次联系,双方达成执行和解协议,但该女孩在支付4万元以后便不再履行协议并离开南阳。

近期小伙发现女孩将乘火车返回南阳,执行干警闻讯快速反应在火车站出站口将女孩控制。迫于强制惩戒措施的威慑,女孩支付部分案款,双方重新达成执行和解。

 

依托府院联动

构建诚信政府

申请人某建设公司中标南阳某道路改建工程,工程经竣工验收合格发包人南阳某局拖欠工程款100余万元未付经仲裁调解书,确认分期偿还拖欠的工程款及利息。该仲裁调解书生效后,局未及时按照调解书履行义务,申请人某建设公司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同时考虑到被执行人系政府机关,如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会严重影响我市的营商环境评价,为此法院启动府院联动机制,在各有关部门的配合督促下,最终与申请人达成和解协议。

 

执行狂飙两千里

 使命必达守正义

2015年,某与李某发生交通事故后成为一级伤残,后负事故主要责任的李某诉至邓州法院法院判决李某需赔偿25万余元。事故发生后,李某与妻子离婚怠于履行赔偿义务,许某申请强制执行。

李某仅履行了1.5万元赔偿款便悄然离开家乡,案件被迫进入终本程序。今年3月,得知李某在广州务工,执行法院立即将案件恢复执行并报省院批准异地执行赶赴广州其逮个正着。

经过调查,执行干警发现李某近年来的工资均直接转至其前妻名下。执行干警遂以涉嫌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并协同警方再次前往广州将李某带回邓州。411日,慑于威严的法律,其前妻将剩余款项交付于申请人,至此该案执行完毕。

 

涉民生案件高效办理

信息化执行彰显成果

逃避执行的行为不可取,若被纳入征信名单,将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去年423日晚上,宋某骑着两轮车自行车与张某发生交通事故,经法院审理,他需赔偿张某两万余元。判决生效后,宋某拒不履行,张某申请立案执行。法院在执行过程中,宋某仍拒不到庭申报财产。47日清晨,执行团队通过网络查控获得的线索提前蹲点,成功找到宋某。考虑到宋某已年逾花甲,不宜采取强制措施,执行干警耐心向其释法析理,不断找寻案情突破口。当宋某得知若因拒不履行被纳入失信名单,可能对子女产生不利征信影响,遂当场履行案款,实现案结事了。

 

借力基层组织

强化执源治理

本案中,被执行人无能力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且无视法律尊严一拖再拖,挑战法律红线。

20004月,李某与桐柏县某村组签订了土地租赁合同后,使用土地16年。后在还有两年合同的情况下,李某留下机器设备及未进行复耕的土地撤离。因拖欠租赁费和土地无法复耕问题,合同双方发生争议。2022513日,村组为此将李某诉至法院。面对需返还租赁村组5万余元土地租赁费的判决,李某拒不履行,该村组申请强制执行。

去年39日,案件进入执行程序。本着矛盾不升级的原则,执行干警与该村组一起商议解决方法,选出3位村民代表搭建沟通桥梁协商处理案件,尽最大努力实现申请人的诉请。

今年413日清晨,桐柏法院执行干警依法对此起土地租赁合同纠纷案件进行了强制腾退,并于54日将此前查封的李某的4台机器设备依法进入竞拍程序。

 

深化执行联动协作机制

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

在南召某公司与淄博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案中,原告南召某公司系钙粉生产企业,被告淄博某公司多次购买原告钙粉。因被告欠原告110000余元钙粉款,经原告多次催要不还,原告遂将被告诉至南召法院。

此案审理过程中,在法官的主持调解下,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还款协议。因被告未及时履行还款义务,原告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南召法院执行干警得知被执行人线索后,考虑到异地执行的安全性和被执行人失信状况,决定对被执行人孙某采取异地拘留措施。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法院接到南召法院请求协助执行事项委托后,高度重视,立即安排警车、抽调警力,由当地法院执行局局长亲自带队,全力协助此次执行任务。在两地法院执行干警的通力配合下,被执行人迫于强大执行威慑,在短时间内将欠款履行完毕。


释法与强制执行相结合

人性化司法关怀效果好

在为南阳某医院建好门诊楼后,刘某仍未收到600多万工程款。经过法院二审后维持原判:医院需支付刘某工程款及利息。在不损害申请执行人利益的前提下,为避免医院出现因涉诉、涉执无法经营局面,高新区法院执行干警开展一系列释法明理和强制执行措施相结合的人性化司法关怀。

因为尚未对外经营、参与疫情防控、办公大楼尚未竣工验收等原因,医院暂时没有履行能力。刘某目前也面临支付农民工工资等诸多现实困难。鉴于此情,执行干警向该医院负责人送达了《预处罚决定书》,载明履行的期限和拒不履行法院生效法律文书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另一方面协调刘某配合医院进行办公楼的竣工验收,争取早日办理不动产权手续,为该医院后期发展解决难题。出于维护农民工权益和医院经营的需要,辖区相关政府部门解决了部分资金。在拿到部分工程款以及医院方面的承诺后,刘某表示理解且达成执行和解。


法理情相结合

修复破碎的亲情

在赡养费案件的执行中,不仅是金钱给付的执行,更重要的是如何修复当事人之间破碎的亲情,才能避免老年人再次为赡养问题担忧,

每月向体弱多病的老母亲支付400元赡养费,这件天经地义的事,却成了老太太6个儿女的“困扰”:没钱不给!

老母亲无奈上诉法院求助,后法院依法判决其儿女不仅仅要给赡养费,还要多陪伴。如此判决,6个儿女竟然仍迟迟不履行赡养义务,流着泪的老太太遂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干警与老太太6个女儿取得联系,希望其能念及亲情,自动履行赡养义务,但遭到百般推脱。为从根本上解决老太太养老问题,执行干警将法理与情理相结合,从家庭伦理、诉讼成本、社会影响等角度对被执行人多次进行释法明理。最终,6个女儿被唤醒将赡养费交到法院。为进一步修复亲情,执行干警要求6个儿女陪着一起去给老太太送赡养费。经过现场再次谈话,儿女们现场作出保证要全心全意赡养母亲,不让母亲孤单,不让亲情破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