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转观念 大提效能 大促发展
——西峡县“知勇强创”主题活动助推高质量发展
在“观念能力作风提升年”活动中,西峡县坚持小切口破题,强化问题导向,聚焦党员干部中存在的视野不宽、思想不解放,自我感觉良好、危机感不强,招商引资、项目争取、融资能力不强,担当精神不足,执行力弱化等六类问题,创新开展“知差距、勇担当、强执行、创辉煌”主题活动,为拼经济、拼发展鸣锣开道、鼓劲加油。
知差距,打破思想禁锢
西峡地处山区,一些党员干部思想和眼界受到限制,习惯与过去比,与落后比,看不到差距,找不出不足,针对这种现象,该县大力开展“对标先进找差距”行动,打破思想禁锢,强化忧患意识,要求每个单位结合职能实际,在省内外各找一个标杆城市,锁定目标,精准发力,掀起了找标杆、学先进、补短板、谋赶超热潮。
“不比不知道,一看不得了,这次外出观摩使我们找到了差距,明确了思路,我们将参照标杆,结合实际,拿出具体措施,全力追赶超越。”刚刚学习归来的双龙镇党委书记邵继锋说。目前,全县已有104个乡镇、街道和县直单位找准了标杆,20多个单位开启了出去找差距、回来补短板的赶超模式。
“看不到差距是最大的差距,看不到问题是最大的问题,看不到危机是最大的危机,我们就是要让党员干部意识到自身差距和不足,激发担当作为、追赶超越意识。”西峡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希合说出了对标先进找差距的初衷。
勇担当,激发创业活力
在西峡县行政中心,每个楼层都挂着一块“为官避事平生耻”版面,该县将勇担当作为主题活动的重要内容,围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实施大考察、大培训、大练兵行动,破除本领恐慌,提升党员干部干事创业能力。今年,该县已举行各类业务和理论培训8期次,培训党员干部1806人次。
一有时间,回车镇副镇长马玲就会对着镜头推销当地的猕猴桃,做主播、卖特产,已成了她的习惯。在她的促成下,投资30余万元的双河村电商中心已成为全县首屈一指的猕猴桃网络销售集散地。
“敢于创新,敢于攻坚,敢于承担,宁做热锅上的蚂蚁,不做温水中的青蛙,如今越来越多的干将闯将勇敢出列,冲锋在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一线,挑大梁,担重任,当先锋。”西峡县委副书记葛建峰说。
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是西峡激发干部担当作为的又一举措。该县聚焦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城市更新、营商环境、乡村振兴和党的建设等重点工作,每年年初由县委常委会确定3—5个重点工作(重点领域),每项工作(每个领域)明确 5 个名额,在下一年度干部调整中优先提拔或晋升职级。给机会,给平台,给前途,健康完善的用人机制,为党员干部履职尽责、勇敢担当提供了保障。
强执行,提升工作质效
“2天之内帮我完成了企业注册、银行开户和税务登记,现在的服务效率真高!”近日,接过寨根乡党委副书记吕少志送上门的营业执照、公章等手续时,西峡县锦浩钢结构有限公司总经理蔡黎赞不绝口。
西峡县聚焦庸、懒、拖、慢等现象,发挥舆论监督、督查督办、问责追责作用,对重点工作推进不力、成效不佳、评价不好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运用霹雳手段,高悬问责利剑,不断提升执行力。同时,在县电视台开办《问政西峡》栏目,聚焦民生实事,现场问政,现场表态,现场评价,通过红脸出汗,倒逼党员干部自觉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
面对群众需求,闻风而动;落实上级部署,令行禁止;解决企业难题,事不过夜;外出招商引资,雷厉风行,西峡党员干部强执行、快落实蔚然成风。一季度全县15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9.58亿元,占年度计划的55.51%;79个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0.81亿元,占年度计划的39.23%;纳入省“三个一批”项目23个,已开工12个,投产11个。
创辉煌,凝聚拼搏能量
西峡的青山秀水孕育出独特的人文气质,党员干部善作善成,企业家创新创业,普通群众向上向善,汇聚成强大的发展动能,该县深入挖掘各领域各群体蕴藏的精神品质,提炼出新时代“西峡精神”,聚焦拼经济、拼发展,强化争第一、创唯一,开启全面“超车模式”,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底盘硬、方向稳、提速快的新气象。今年一季度,GDP、社消零售额、商品房销售面积、电信业务总量、金融本外币存款等指标增速均居全市第一,在全市目标绩效、营商环境奖惩暨拼争二季度动员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南阳市社会矛盾纠纷“警司访+”工作现场会在西峡召开,展现出西峡奋力拼搏、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知勇强创’是我们抓实全市观念能力作风提升年活动开展的一项主题活动,目的是通过活动,弘扬‘四敢’精神,践行‘四个极限’,做到‘六破六强’,通过大转观念、大提效能、大促发展,为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贡献西峡力量。”西峡县委书记、县长马俊说。(全媒体记者 范亚康 刘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