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孙义峰 刘力果 通讯员 任红波)修鞋、配钥匙、补衣服,摊位虽小,却在市民日常生活中充当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为保障群众的需求得到满足,宛城区城市管理执法大队对辖区内51处“便民服务点”重新规范设置,统一悬挂标识,实施划线管理。
为充分发挥城市管理服务职能,以观念能力作风的转变促进城管工作的大提升,近期,宛城区城市管理执法大队把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做为城管工作服务提升的切入点,对辖区内便民服务点集中改造升级并统一管理,切实把便民、利民举措落到实处。
修鞋、配钥匙、补衣服,摊位虽小,但随着城市的发展、从业人员的更迭,原本老旧的便民设施和位置与周边环境格格不入,引发了不少社会矛盾,对占道经营、周边环境脏乱等现象居民反映强烈。
“观念能力作风提升年”活动开展以来,大队以最接近民生的小摊为抓手,深入了解每个摊点的具体情况。为保障群众的需求得到满足,本着“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便民利民、标本兼治”的原则,大队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全面摸排合适的地点,在不影响交通和市容环境卫生,不影响居民日常生活的前提下,对辖区内51处“便民服务点”重新规范设置,统一悬挂标识,实施划线管理。与便民服务点摊位经营者签订协议书,对经营位置、经营范围等予以明确,执法人员告知摊点经营者关于《便民服务点管理制度》的相关明细规定,并与其签订《便民服务点承诺书》。摊点经营者承诺在划定经营区域内经营,保持经营区域及周边环境卫生整洁,垃圾不随意堆放丢弃,做到摊走地净。
便民服务点升级改造有效地提升了市容市貌,改善了便民服务人员的经营环境,规范经营的同时也方便广大居民需求,补齐了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下一步,大队将继续根据实际情况设立便民服务点,并采取定期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辖区便民服务点进行监督管理,确保经营户合规经营,形成便民服务与市容整洁相融合的长效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