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冯兴阁杨青晓李金玺
说起输变电装备,大家也许有些陌生,但说起郑渝高铁、三峡工程、北京奥运、北京冬奥、上海世博等国家重点工程时,大家一定耳熟能详,在这些重点工程里,都有咱们南阳输变电装备制造品牌的身影;不仅如此,我市的输变电装备制造产品还漂洋过海,应用在了国外一些大型项目中……
干式变压器、箱式变电站、避雷器、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智能防爆消防机器人……这些不断推陈出新的产品,无不彰显着我市输变电装备产业链发展的新成果。
金冠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天力电气设备有限公司、南阳防爆电气研究所有限公司、鑫特电气有限公司、中威电气有限公司……在南阳,这些具有区域影响力的骨干企业集聚发展,逐步形成了产业规模位居行业前列、产品创多项第一的输变电装备产业集群,“全国性输变电装备产业基地、智能高地”正在我市强势崛起。
春潮涌动,催人奋进。在春花烂漫时节,记者走进我市部分输变电装备企业,探访企业创新发展之路。每到一处,但见各企业开足马力忙生产,车间工人奋战一线,抢时间、赶订单,呈现出一派只争朝夕、大干快上的喜人景象。采访中,记者更深切感受到输变电装备产业发展的蓬勃热潮和美好前景。
输变电装备 南阳品牌叫响世界
走进金冠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冠电气)展厅,各种先进的输变电装备琳琅满目,就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其实,这些产品离我们的生活并不远。在高铁机车车顶避雷器产品前,金冠电气南阳运营中心主任高旺兴奋地说:“大家都知道郑渝高铁拉近了南阳重庆两座千年古城的时空距离,在这条高铁上,就有我们金冠电气这款产品的身影!”
事实上,金冠电气生产的特高压交直流避雷器产品稳居国内超特高压交直流避雷器行业榜首,高铁机车顶避雷器等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我们的产品主要应用到了郑渝高铁、三峡工程、北京奥运、北京冬奥、上海世博等国家重点项目,打响了南阳输变电设备品牌。”高旺告诉记者。
让南阳输变电装备走向世界、叫响世界,像金冠电气这样具有很强行业竞争力、影响力的企业在南阳还有好几家。
河南天力电气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力电气)作为一家专业研发制造电力变压器及配电设备的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021年被列为南阳市输变电装备产业链链主企业,公司产品满足了各行业需求,受到了用户的信任和好评,被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大型电力集团及国家重点项目广泛采用,产品出口非洲、东盟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凡是和“电”有关的地方,都有南阳制造的身影。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输变电装备产业链是我市21个重点产业链之一,是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的重要“方面军”,南阳共有相关企业32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6家,汇集了金冠电气、天力电气、中威电气等一批骨干企业,输变电装备产业发展势头十分强劲。
科技创新 从南阳制造到南阳智造
输变电产业是潜力巨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输变电装备制造是国内制造业中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的行业之一,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的重要保障。输变电装备行业前景十分广阔,如何在行业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立于不败之地。在采访中,金冠电气、天力电气、中威电气等企业都不约而同说到了两个词——科技创新、南阳智造。
在金冠电气,各类先进的科学实验室以及位居行业前列的研发团队,让人惊叹。在金冠电气特高压试验大厅,产品研发工作人员介绍说,该试验大厅主要设备有2000kV雷电冲击设备、1000kV工频试验设备和400kV的直流试验设备,能够满足1000kV特高压交直流输变设备的电气性能试验,已通过CNAS认证,是目前国内电力装备制造企业中试验电压等级最高的实验室之一。
特高压试验大厅只是金冠电气牵住科技创新牛鼻子的一个缩影,作为南阳市第一家,河南省第四家在科创板上市的企业,金冠电气深知掌握核心科技、不断科技创新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我们公司在北京、深圳、西安、郑州设立研发中心,并与中国电科院、西安交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及科研机构深度合作,构建了产学研相结合的研发与创新模式。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的技术攻关,主持和参与了10余项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制订,获得了100多项专利。”金冠电气南阳运营中心主任高旺介绍说,“金冠”及图形被原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产品被国家工信部认定为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
天力电气也一直坚持走“科技兴业,创新发展”的道路,注重增强和发挥科技创新对企业发展的引领作用,目前拥有“河南省新能源变配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南阳市变配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两个研发机构,专业技术人员70余人。
“天力电气成立以来,始终将信息化、智能化、集成化作为天力电气发展的主要方向。”天力电气副总经理郑颖奇告诉记者,天力电气智能工厂定位以“互联网+”协同制造为核心,有效支撑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构建开放、共享、协作的智能制造产业生态。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先后获取100余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在中威电气有限公司,董事长韦国松告诉记者,公司成立了企业技术中心,下设7个研发室,每年的科研投入不断递增,并与国内多所著名院校和国内知名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良好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公司不断取得科研创新成果拓宽了用人视野,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主动识变应变、谋划未来,其实就是要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在采访中,采访团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听,在生产一线深刻感受输变电装备制造企业创新发展的源动力,正是他们始终聚焦创新“强磁场”,激活科技“主引擎”,为企业发展驶入快车道注入无限动能。
强链壮群 输变电装备产业“春光无限”
开局即冲刺,誓夺开门红。这种抢抓机遇、奋力发展的紧迫感,体现在企业中尤为突出。
天力电气提供的数据显示,2022年,公司全年完成生产产值47128万元,实现销售收入49086万元。公司副总经理郑颖奇表示,公司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扶持与帮助,政府越重视,企业对未来的发展就信心十足。
在金冠内乡智能电气产业园建设项目(一期)工地,则是另一番热火朝天的施工建设景象。
“项目开工后,得到了当地政府大力支持,在用地、用工、水电气、物流等方面都提供了充足保障。”在工地现场,金冠电气服务中心基建部管理员韩长俊告诉记者,正是有了优质营商环境,项目建设马力十足,力争早日投入生产。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输变电装备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市委、市政府及企业所在地营造的优良发展环境。目前,我市紧紧围绕打造“全国性输变电装备产业基地、智能高地”的目标,以“推进智能升级、构建创新体系、推动集群发展”为方向,加快编制近、中、远期发展规划,深入实施输变电装备产业链群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紧盯输变电装备产业集群化、规模化发展方向,立足延链补链强链,以“双招双引”为抓手,加速构建大中小企业协作配套、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共同助推南阳输变电装备产业加速发展。
令人振奋的是,我市输变电装备产业链群现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各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个、博士后研发基地1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汇聚了一批科研人才,这为输变电产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根据规划,到2025年,全市输变电产业链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培育壮大百亿级产业集群,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0亿元,企业个数达32家,从业人员达5500人。
与此同时,输变电产业链将围绕下游需求发展趋势,突出大型化、智能化的环保型电气产品研发与生产,培育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制造品牌,形成区域性输变电装备制造业生产及研发基地。
绘就新蓝图,号角已吹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市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南阳输变电装备产业必将在我市建强副中心历史征程上,奋力书写属于自己新的完美答卷。
专家点评
输变电装备产业未来可期
南阳师范学院教授、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院长 黄金书
输变电装备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交通、城市社区等领域,庞大的市场给产业蓬勃发展提供了巨大增长空间,再加上西电东送,南北互供、跨区域联网等重点工程的加快建设,节能降耗和“碳中和、碳达峰”政策的深入推进,给南阳输变电装备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输变电装备制造企业一定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围绕输变电及控制设备、智能制造设备关键零部件生产领域,以打造产业创新载体、推进产业化应用为关键,带动产业链其他骨干企业建设企业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等创新平台。还要充分利用产业链“智库”的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应用经验和优势,建设有良好产业协同机制的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中心,围绕重点领域开展技术攻关。
此外,要不断引导中小企业围绕细分市场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协同实现企业产品品质和竞争力的飞跃提质。同时,依托产业联合会,努力打造产业创新发展平台,发挥骨干企业主导作用,提高产业创新能力,聚焦可再生能源、新基建等新兴领域需求,加快突破重大核心技术,打造未来发展新优势。提高对行业高端人才的吸引力,形成集聚效应,推动南阳本地输变电装备制造企业不断掌握行业核心技术,成为我国乃至世界行业技术发展的领跑者。
东方风来满眼春,奋进鼓点正激昂。政企携手,南阳奋力打造百亿级输变电装备产业集群,未来可期。
天力电气车间热火朝天忙生产 本报记者 李金玺 摄
天力电气自动化生产线 本报记者 李金玺 摄
金冠电气自动化检测线 本报记者 李金玺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