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月季盛会 展南阳风采”系列报道③盛会南阳
作者:  姜旭

“迎月季盛会 展南阳风采”系列报道③

金名片惊艳世界

                     本报记者 姜旭

 

我有月季竞春色,何须洛阳就牡丹。月季是南阳一张亮丽名片,绽放出越来越夺目的光彩。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打造月季花会这个平台,不断扩大开放、深化合作,全力打响南阳月季品牌。月季花会带动月季产业及文化旅游发展、推动招商引资、建设美丽南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绿色获得感和幸福感,在全省、全国乃至国际上的知名度、影响力不断提升。

 

以花兴业:南阳月季甲天下(小标题)

沿着科圣大道一路前行,两旁月季基地、月季苗圃、月季合作社一家接着一家。

我市把月季产业作为民生产业、绿色产业、朝阳产业,纳入乡村振兴战略、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统筹谋划,通过连续举办月季花会,有力助推月季产业快速发展,实现“南阳月季甲天下”。

产业规模甲天下。南阳是全国最大的月季苗木繁育基地,拥有月季花卉企业491家,月季种植面积15.5万亩,年出圃苗木16亿株,远销德国、荷兰、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占全国的70%,苗木供应量占国内市场的80%。全市超15万人从事月季生产,年产值达27亿元。

月季品种甲天下。作为月季花会主会场的南阳世界月季大观园种植月季180余万株,有6100多个品种,是全球面积最大、全国品种数量最多的月季专类园,被世界月季联合会授予“世界月季名园”称号。园内种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名品:法国的仙境、梅郎口红,德国的红从容、金玛丽,美国的百老汇、黄蝴蝶,日本的彩云,印度的粉扇,荷兰的坦尼克……

种质资源甲天下。南阳月季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是中国唯一、世界最大的月季专类种质资源库,集资源调查收集、保存、监测、评价和利用于一体,保护保存月季遗传多样性和代表性、选育月季新品种、研发月季新技术、提升月季产业核心竞争力。

月季产品甲天下。“美丽产业”催生“美丽经济”,南阳鼓励花卉苗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联合攻关,研发。随着产业链条的延伸,月季“摇身一变”,成为高附加值的养生、护肤、美颜产品,月季花茶、月季花饼、月季精油、月季化妆品等批量上市,畅销海内外。

月季绿化甲天下。从南阳世界月季大观园到中国月季园,从街头的月季游园到芬芳的月季公园、五彩的月季大道,从树状月季到大花月季,从丰花月季到藤本月季、地被月季,让人赏心悦目,让城如诗如画。南阳不断提升月季在城市园林绿化美化中的景观应用水平,在中心城区栽植各类月季1300多万株,精心打造了30条月季大道、60个月季游园、20个月季社区、100个月季庭院,形成了月月有花开、三季花常在的城市生态美景。

兴一个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群众。月季产业已成为转型发展的加速器、群众致富的助推器。卧龙区石桥镇月季种植面积达1.2万余亩,拥有月季花卉企业110余家,月季产业年产值达3亿元,带动周边4000余农户实现家门口就业,户均年增收约1.5万元。卧龙区潦河镇汉月月季种植基地紧跟互联网时代,通过电商直播方式销售月季,在每年4月底到5月初的月季盛花期,每天各大电商平台订单量在2000单左右,高峰期能达到四五千单。

 

以花为媒,招商引资谋发展(小标题)

南阳月季,香飘五洲。月季花会打开了一扇南阳与世界对话、谋共同发展的窗口,递出了一张让南阳走向世界,把世界请进南阳的名片。

项目为王,招商为要。我市用好用活月季花会这个平台,多方洽谈对接,签约落地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蓄势赋能。

2019世界月季洲际大会不仅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嘉宾,还有来自全球18个国家的外宾,共签约招商项目88个,合同引资额297亿元。签约项目包括南召县现代化生猪养殖基地项目、淅川县洲亿汽车博览城项目、邓州市亿兴商贸城项目、社旗县赊店古城改造项目、鸭河工区风力发电项目、方城县状元川景区开发项目、卧龙区河南恒达杭萧绿色装配式建筑产业园项目、新野县鼎泰高科产业园项目等,涵盖了智能制造、现代农业、高端装备、生态环保、航空电子以及新能源、新材料和服务业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2021年月季花会集中签约25个项目,其中产业类项目14个,文化旅游类项目6个,教育合作类项目5个,合同引资额67.7亿元,项目涵盖绿色新型建材、食品加工、电子元器件设备制造、玉文化、电子商务、文化旅游及技术人才培养等多个领域。

2022年月季花会开幕当天,宛城区智能变压器项目、卧龙区智能激光设备制造项目、西峡县汽车零部件智能化项目,高新区产业化智能机器人项目、唐河县投资68亿元的高端锂电基地与风电建设项目、新野县投资65亿元的绿色氢能电解槽项目、鸭河工区投资50亿元的循环产业经济园项目等17个项目在主会场签约,其余项目在各县市区签约,共签约项目121个,投资总额1228亿元。

我市将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同步推进“诸葛英才计划”人才政策推介、企业与国家 “千人计划” 专家合作签约、经济技术合作项目签约等,开创了院校政企联动融合、创新共赢的新局面。

 

以花会友,开门笑迎天下客(小标题)

我市将月季花会与文化旅游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以花促旅,以文塑旅,助推全市文化旅游业发展实现新突破,叫响“南阳 一个值得三顾的地方”品牌。

梳理南阳五一期间的旅游情况,可以看出月季花会期间的南阳有多“火”。

2018年五一,我市接待游客448.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5.34亿元;

2019年五一,我市接待游客566.4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2.46亿元;

2020年五一,市接待游客98.3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66亿元;

2021年五一,市接待游客635.1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6.34亿元;

2022年五一,我市接待游客306.9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21亿元。

2020年、2021年和2022年的数字虽然波动较大,但在疫情影响下取得这样的成绩,已经很不简单了

月季花会期间,我市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介,向国内外广泛宣传。特别是2020年,疫情影响了人们游春赏花的脚步,但无法阻挡拥抱春天的热情。我市推出“花开南阳·云赏月季”大型线上直播活动,采取“网络直播+电视直播+网络互动”模式,让海内外游客通过“云”游南阳的方式,于千里之外“漫步”花海,于“云端”之上饱览南阳春光。新华社“现场云”、人民网、国际在线、绿色中国网络电视、腾讯、抖音、今日头条等网络媒体进行了转播。

南阳的“朋友圈”不断扩大,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也在持续提升。世界月季联合会主席艾瑞安·德布理说,南阳不仅是中国的月季花园,更是中国月季产业的“心脏”,世界各地的嘉宾通过月季花会,欣赏到这座城市美丽多姿的景色,留下精彩而难忘的回忆。

我市把月季花会作为扩大开放的平台、对外交流的载体,坚定不移走好“绿色崛起、美丽富民”之路。这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阳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加快月季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也是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的重大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