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涌南阳稿件定稿)一块石头的华丽蝶变 ——我市碳酸钙微粉产业链速写
作者:  徐蕾

一块石头的华丽蝶变

——我市碳酸钙微粉产业链速写

本报记者 贾东民 杨青晓 徐蕾

 

藏在深山人未识,一朝问世惊天下。

  谁曾想到,当年沉睡在山间无人问津的石头,如今走进工厂车间化作齑粉,身价暴涨几百倍,成了南召富民强县的“金石头”,266家企业不仅串起了碳酸钙微粉产业链,撑起了南召县域经济的“半壁江山”,更成就了“中国钙都”的美名,就连世界500强企业和国内知名企业也纷纷来这里“安家落户”……

一块小小的石头,如何打造成百亿产值的碳酸钙产业?这一优势产业快速崛起的背后,有什么可供借鉴的发展秘诀?春花正盛时,本报“春涌南阳——社长(总编)访产业看项目”采访团走进南召,从产业基地到工厂车间,从重点试验室到研发中心,一路探访南召“叩石探路”“点石成金”“金石为开”的掘金之旅。

 

叩石探路——

一人引领,小石头创出大产业

 

走进南召,便走进了“中国钙都”。

——这里是我国中部最大的碳酸钙矿产基地,碳酸钙总储量约10亿吨,可用于生产食品级碳酸钙粉的方解石储量在5000万吨以上,是全国第四大碳酸钙基地;

——碳酸钙素有“工业粮食”之称,是重要的工业填料、颜料和化工产品,在造纸、塑料、涂料、橡胶、透气膜、食品、牙膏、饲料、人造石等9大应用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这里是省级碳酸钙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南召重点培育以碳酸钙为主的绿色新型建材产业,先后引进了以新加坡立邦公司、福建三棵树公司、北京东方雨虹、江西新广源公司为代表的大型环保建材企业,形成了以“矿山开采--粉体加工--建材、管材、涂料”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条,碳酸钙产业集群成为我省13个特色产业集群之一。

说起南召人的石头梦,南召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廖纪明给我们讲起了利迪碳酸钙产业园董事长、南阳市碳酸钙产业协会会长马连昇的创业故事。

  20世纪,南召大理石加工很红火,年轻时的马连昇就靠在矿山清理废弃的石材边角料,再转卖给来收购的外地客商,赚取微薄的搬运和运输费。外地人要这些没用的石材边角料能干啥?1998年的一天,马连昇把一车废石料交给外地客商后,一路悄悄跟随到焦作,最终探明这些一文不值的废弃石料,到这里摇身一变,成为每吨400多元的钙粉卖给造纸厂,价值翻了几百倍。

   废弃的石头磨成粉就能卖上好价钱!马连昇好不兴奋。一番考察走访,当年就建起了南召县第一家碳酸钙粉体生产企业,投产3个月,就盈利30多万元。人们见马连昇尝到甜头,一传十,十传百,以碳酸钙为主的新型建材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

  如今,南召县注册成立了各类粉体加工企业200多家,产业集群效应凸显,碳酸钙产业年实现产值65亿元,提供就业岗位3万多个,带动4万多户家庭从业致富。

点石成金

科技赋能,“小个子”变身“小巨人”

    距离二广高速南召站一公里处,就是中国碳酸钙工业重钙十强第三名、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河南鑫泰钙业有限公司。特色产品是应用在高档涂料、高档油漆、油墨、管材等方面的纳米碳酸钙。

记者走进生产区,碎石车间、立磨车间机器轰鸣,25条生产线“火力全开”,一派兴旺景象。

车间外等候装货的重型货车排成长队。公司有关人员告诉记者,今年春节过后,企业订单猛增,每天有1600余吨不同类型的碳酸钙粉被运往山西、陕西、湖北、河北、河南、山东、上海等地。

    记者来到纳米碳酸钙智能生产车间,只见整条生产线全是自动化设备,工人只需通过智能化系统查看操作,不仅节约了人力,还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去年,这个车间被评为省级智能车间,年产能可达20万吨纳米碳酸钙粉。

鑫泰钙业公司董事长刘武营指着生产线上的一台设备,兴奋地说:“这套5000L的搅抖磨是从德国进口的,也是我省唯一,原来我们只能生产每吨200多元的普通钙粉,现在我们可以生产每吨1200多元的纳米碳酸钙 ,今年我们又新研发透气膜专用碳酸钙,每吨可达2500元。”

正是依靠科技的力量,一块小小的石头,产生不可估量的价值。  

短短十几年,这家土生土长的民营企业建成了河南省碳酸钙超细粉体材料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成为河南省碳酸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盟主单位,建成了市功能性碳酸钙重点试验室,被确定为南阳市“十四五”规划21个产业链之一(碳酸钙产业链)链主企业。他们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向碳酸钙超细化、超纯化、功能化、复合化、产业化发展,研发生产的产品填补我省空白,多次荣获河南省科技成果奖。企业重金聘请行业权威专家担纲,领衔研发碳酸钙粉中下游产品,开发出重质碳酸钙、超细活性碳酸钙、纳米碳酸钙、钙基钛白粉、环保型水性涂料、真石漆及PVC等100多种产品,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21项,成长为河南省规模最大、品种最、科技含量最高的碳酸钙精细加工企业,顺利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挤进全国重质碳酸钙十强第三名,成长为碳酸钙粉体行业龙头企业。

 

金石为开

延链补链,苦练内功创新品牌

 

小小碳酸钙钙粉,作用可不凡。

你知道吗,用碳酸钙粉还能做成不同规格、结实又带有弹性的建筑管道,最大直径的管道人可以进出!这样的奇迹就诞生在南召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的河南禹塑管业有限公司。

走进河南禹塑管业有限公司,敞开的大院整齐堆放着不同规格、结实又有弹性的管道,就像一个产品展示会。走进车间,智能化生产线上源源不断输出不同规格、不同用途的市政供排水管道、排污管道、消防管道等,令为叹为惊奇。

这是一家集高分子材料及管道制品研究开发、生产制造、销售安装、技术服务于一体的科技创新型企业。据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他们是去年投产的,共有21条生产线,生产的新型管材抗冲击、耐老化、强度高,且绿色环保。目前,公司已研发生产出排水管、给水管、电力通信管、燃气、消防管等八大系列100余种产品,其中,特大型给水管道、钢带缠绕管排水管道、内肋管排污管及MPP电力管等四大系列产品不仅填补南阳市场空白,在居全省领先地位。

在南召县长岭工业园,记者来到南召县嘉诚矿业有限公司。这是一家集重质碳酸钙、腻子粉、彩石砂、真石漆、乳胶漆为一体的全链条碳酸钙生产企业,从原石料进厂到加工生产精细化的下游产品,再到内外墙体涂料的施工,形成了碳酸钙上下游全产业链产品。享誉全国的“先锋彩砂”就出自这家企业。

嘉诚矿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廉丽介绍,目前公司已具备年产120万吨重质碳酸钙、50万吨腻子粉、90万吨彩石砂、30万吨乳胶漆和真石漆的生产能力,在我省9个城市成立建筑分公司,承揽大型楼盘内外墙施工业务,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闭环运营模式。2022年嘉诚公司生产的新型建材产品在克服新冠疫情的不利影响下,实现逆势增长,累计销售各种规格彩石砂50万吨,销售收入1.36亿元;销售腻子粉1万吨、3100万元;销售真石漆1万吨、4300万元,全年总销售收入2.1亿元。

“目前,公司与世界500强企业立邦公司,中国民族品牌三棵树、多乐士等知名品牌公司建立了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是他们的长期原料供应商。去年3月,公司创建了自己的水性建筑涂料品牌‘丽世界’,争取今年全省推广,最终走向全国。”对于公司未来发展,廉丽信心十足。

禹塑管业、嘉诚矿业是南召本土企业通过延长产业链、推动碳酸钙产业提档升级的缩影。据了解,南召现有上游碳酸钙矿山企业2家,中游粉体加工企业242家,下游产品岗石、管材、真石漆、公路标线涂料等加工企业22家。为实现碳酸钙产业链向中高端迈进,很多生产碳酸钙粉体的企业都不断拉长链条,研发新产品,实现碳酸钙粉百倍增值。

 

 

金石之策

一石多吃 打造新型建材之都

 

     地处中原,资源丰富,造就了我市碳酸钙产业天然的优势。我市围绕碳酸钙钙粉产业,出台优惠政策、创优发展环境、提供贴心服务,重点推动钙粉深加工企业及下游产业链的招商,强力实施延链补链强链工程,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聚集,吸引龙头企业落户,全力打造新型建材链式产业集群。

    亚太地区最大的涂料制造商立邦集团正是看中这里的天然优势,在南召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兴建立邦集团公司中原涂料生产基地,注册成立立邦新型材料(河南)有限公司。

    记者走进公司,沿着空中廊桥,来到生产区域。偌大的厂区,全智能化生产线正高效运转,自动投料、自动灌装、自动封盖、自动装卸。宽敞明亮的车间内,只有寥寥几名工人在监测巡查。

  立邦新型材料(河南)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主任朱克如告诉记者,这是按照“智能制造,工业4.0”理念打造的数字化绿色环保的标杆工厂,项目分三期建设,目前投产的一期主要生产新型仿石漆、乳胶漆、腻子粉等。

公司投产后成效喜人。去年前两个月订单超过190吨,今年前两个月订单达到6000吨,去年实现产值8000万元,今年预计产值将实现2.5亿到3亿元。

朱克如兴奋地说,二期即将建成投产,待三期全部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19亿元,利税1亿元。

    立邦公司只是我市壮大碳酸钙微粉产业实施延链、补链、强链的一个缩影。事实上,福建三棵树涂料公司、北京东方雨虹公司、江西广源化工集团公司等一批大商名企落户南召投资建厂,利用碳酸钙粉体生产涂料、管材、板材、岗石、塑料母粒等下游产品,做大、做深、做强新型建材产业。

与此同时,我市成立碳酸钙微粉产业链群工作专班,精心编制了“一图谱N清单”,完善了《“十四五”碳酸钙微粉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编制了《南阳市碳酸钙产业发展规划(2022--2032)》十年规划,为碳酸钙产业高质量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

目前,碳酸钙微粉产业链工作专班坚持产业化招商,瞄准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采取“以商招商、以企引企”的方式,大力招引“链主型”企业、行业领军企业、上下游配套企业,形成主导产业集群化发展。今年以来,已签约产业链上招商引资项目14个,总投资134.26亿元。

在科技创新上,我市积极推进碳酸钙企业与科研机构、重点院校开展产学研协作,加快筹建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建立了3个省级研发中心、1个省级检测中心、4个市级研发中心,企业科研能力不断增强。

    目前,我市已初步形成了“石材矿山开采 —板材和工艺品—边角废料回收—重钙粉体—合成人造岗石—新材料(涂料、塑料母粒、新型建材等)”的“一石多吃、吃干用尽”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带动产品检测、商贸物流、信息服务、产品包装等配套产业加快发展。碳酸钙产业链从单一的粉体加工逐步向人造岗石、塑胶改性、功能母粒、油漆涂料、塑料型材、CPVC 建材等高附加值产品延伸,产业集群效应凸显。

   到“十四五”末,力争碳酸钙微粉产业链的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0%以上,30亿级以上企业达到2家,5亿级以上企业达到3家,亿级以上企业达到10家以上;构建全国重要的优质碳酸钙基地,中国水性涂料之都、中国新型建材之都。

   新起点,新目标。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碳酸钙微粉产业将在南阳千亿级产业集群发展中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专家点评:

“链”上发力聚势而强

河南省碳酸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盟主 刘武营

随着我国经济逐步走向高质量绿色化发展轨道,高端碳酸钙产品在塑料、橡胶、涂料、造纸、医药等行业的需求量将会急剧增加,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碳酸钙产业具有旺盛的发展前景。

 要实现碳酸钙微粉产业健康发展,要在产业链上发力,聚势而强。在上游矿石开采方面,要坚持发展与环保并行,做到绿色开采、集约利用、优化配给、梯级利用。产业链中游要走一条“一石多吃,吃干用尽”的绿色循环产业发展之路,力争引进更多技术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项目落户,推动碳酸钙产业优化升级。优化碳酸钙产品结构,推进产业向下游延伸,大力发展下游应用产业、配套产业,培育龙头骨干企业,形成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的碳酸钙完整产业链。

加快创新人才引进与培养,推动创新资源集聚,通过科技创新平台和协同创新机制建设,攻克一批全产业链的关键共性技术难题。推动研发机构与企业的精准高效对接,推进科研成果市场化应用,以科技创新支撑碳酸钙产业高质量发展。

图片说明:

1. 立邦新型材料车间全自动生产线

2.河南禹塑管业有限公司用碳酸钙粉做成不同规格、不同用途的管道

立邦.jpg

禹塑.jpg

碳酸钙微粉产业.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