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3(春涌南阳稿件,以此为准)注智赋能新蓝海——南阳5G产业链创新发展速写
作者:  杨青晓

注智赋能新蓝海

——南阳5G产业链创新发展速写

本报记者 贾东民 杨青晓 于欢

  何为5G产业链,相信很多人知之甚少,最关心的莫过于手机。

  如果告诉您,那些司空见惯的国产手机品牌,有相当规模的智能手机后盖面板、手机后盖贴膜、手机摄像头面板是由我市高科技企业生产的,你肯定会如记者一般,城市自豪感、骄傲感顿时油然而生。

  小到手机膜,大到黑科技十足的车网,我市正以5G作为“新引擎”,为智能化转型跨越和高质量发展注智赋能,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一幅“数字南阳”画卷正徐徐展开。

  近日,本报“建强副中心拼出新南阳——春涌南阳社长(总编)访产业看项目”大型采访报道团走进我市5G产业链重点企业,触摸网络强市建设的强劲脉动,感我市5G产业链协调快速推进之路。

知名品牌手机配件“南阳智造”

  如果用一句成语来形容河南镀邦光电股份有限公司,“酒香不怕巷子深”较为贴切。

  作为一家推动行业进步且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功能薄膜“质”造企业,镀邦光电依托其类蓝宝石超硬无反光薄膜生产技术能力,开发出的多款产品正服务、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真没想到,一些知名品牌手机的后盖面板、手机后盖贴膜、手机摄像头盖板等配件,竟然都是出自镀邦公司!”这是记者一行参观完该公司产品展示区后的直观感受。

在展示区,公司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些看似平常的物件,实则质地要求极高,超硬、增透、憎水防污、舒适触感等缺一不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到如此多的订单,作为我市5G智能终端配套重点企业的链主企业——镀邦光电名副其实。该公司生产的光学薄膜经过国际领先的计量设备检测,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车载中控、智能穿戴设备、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商业大屏显示等光学仪器产品上。

  站在先进的自动化镀膜生产线车间外,看着领先全球的低温等离子体磁控溅射镀膜技术眼花缭乱操作着,镀邦光电副总经理曹志嫦兴奋地告诉记者,自主开发和生产的超硬功能光学镀膜,迎合了5G信号、无线充电需求以及手机机壳去金属化趋势,拉开了触屏面板革命性产品走向世界的序幕,“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南阳智造’高科技产品服务品质生活。”

  为自动驾驶配上5G传输的眼睛

  5G产业链主要包括终端、基站系统、网络架构、应用场景等环节,其中终端包含了普通用户所熟悉的手机、汽车、家电、穿戴设备等,应用场景则包括云VR/AR、无人机、医疗健康、工业互联网等。

南阳利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同属5G智能终端配套重点企业,2007年上市的利达光电有着显赫“身世”,它是成立于1968年中光学集团的子公司。经过近半个世纪在光电领域深耕细作,现已形成以自主知识产权、领先的光学薄膜制造技术为核心竞争力的知名光电品牌。高精度光学元件、光学薄膜、光学镜头、光学辅料系列产品70%以上出口。广泛应用于LCD、DLP、LCOS三大投影显示系统、数字高清大屏幕投影电视、数码相机、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航空航天探测等领域。

  “简单来讲,这个摄像头是自动驾驶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是5G信号传输的眼睛。”记者一行身着无尘服经过静电检测后进入车载产线车间,被一副形似车标的半成品所吸引,技术人员连忙解惑释疑。

  利达光电总经理焦涛告诉记者,该公司拥有世界一流的精密光学元组件生产线,是国内投影显示领域配套能力最优、生产能力最强的企业,光学薄膜装备水平、规模化生产能力、在线检测技术中国第一,合色棱镜、TIR空气隙棱镜、数码投影用透镜产品世界市场占有率第一,是爱普生、佳能、索尼,德国莱卡、蔡司等全球著名企业的优秀供应商,“未来实现光学薄膜全球一流是企业愿景,相信一定会助力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的实现。”

  抢滩新一轮5G数字经济新赛道

  对南阳来说,抢占市场,用数字经济为城市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加快发展5G数字经济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一道“必答题”

  对南阳天堃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涛而言也是如此,这位土生土长的南阳人出于对南阳5G产业链前景的看好,于2014年6月将企业搬回高新区,主要生产经营网络通信产品、弱电综合配线产品、产品OEM代加工等。经过9年的发展,这位荣获“回创之星”称号的年轻人,将企业发展成为我市唯一一家大型光通信产品制造生产商、市招商引资重点扶持的一体现代化生产企业。

  指着车间内数十个内含精密主板线路的大型数据库,李涛信心百倍地告诉记者:“作为5G产业链的上、中游企业,我们公司具有光传输模块研发和生产能力,虽然目前产品处于研发和调试阶段,但我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一路采访,一路震撼。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记者深切感受到我市紧抓新一轮5G产业发展机遇,抢占先机、抢滩新赛道的创新意识和发展时不我待的紧迫感。

数据显示,我市现有7家5G智能终端配套重点企业以及4家5G应用重点企业。尽管起步晚,基础弱,但我市居弱图强,为逐浪5G新蓝海,勇立数字化潮头,专门制定了5G产业链提升方案,加快网络建设,推进技术创新,推动场景应用,培育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我市不仅绘制了5G产业链谱图,还敲定重点领域,深入拓展“5G+智能制造”“5G+智慧农业”“5G+智慧城市”“5G+智慧医疗”应用场景,同时推动教育、文化旅游、环境治理、应急救援、监测预警、广播电视、能源、交通等领域的5G应用场景建设,形成以应用带产业、以产业促发展的互动格局。

更为重要的是,我市在招商上下足功夫。按照我市5G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重点发展方向,聚焦5G智能终端产业,梳理重点招商对接企业,强化精准对接,强化合作发展,扎实开展产业链招商工作。特别围绕显示面板、光显面板ARAF镀膜技术应用、潜望式手机棱镜、3D滤光片、5G手机电池盖及中框、5G平板等领域,发挥我市智能终端元组件配套优势,加强与等国内重点行业龙头企业合作,拉长5G智能终端产业链条,实现强链、延链和补链。

根据规划,2025年,全市5G基站数量突破14000个,实现乡镇以上区域和重点行政村5G网络全覆盖;5G研发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技术研发产业化取得较大成效;5G智能终端配套协作区初具规模,产业规模突破100亿元;5G应用场景引领作用进一步显现。

相信不远的将来,南阳必将拥抱数字经济新蓝海,在5G科技浪潮中勇立潮头。

 

(专家点评)

为南阳高质量发展贡献科技力量

  南阳市大数据和5G产业协会会长王森

  纵观整个5G行业,从家庭泛智能终端、大屏内容到移动云、行业智能硬件等,前景不可限量,这意味着更大的市场机会。

  着眼于我市来看,5G产业链发展主要集中在光器件、智能终端配件、5G通信运营及5G应用方面,众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也已早早就捕捉到了这些机会,不断在各自领域开拓数字经济新蓝海,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以新发展创造新辉煌。

  可喜的是,相关部门不断加大政策引导扶持,持续加快培育5G产业链创新型企业,实施创新型企业倍增行动,开展科技创新百强企业评选,全力打造一批5G产业链创新引领性企业,实施一批5G产业链协同创新项目,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同时,加强在5G产业的上游(光器件、芯片及模组、光纤光缆)、中游(主设备、基站、网络)、下游的终端制造方面加强招商、引资、培育、研发力度。

  “努力打造中原地区5G终端配套产业高地,逐步形成全省乃至全国重点5G智能终端配套协作区。”这是我市5G产业链人为之奋斗的目标。相信,5G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必将更加有力推动经济社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成为助推南阳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科技力量。


充满希望的高科技企业 本报记者于欢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