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召县:“小网格”赋能基层社会“大治理”(4月13日)
作者:  门巍然

“网格虽小,却事关千家万户,我每天都在村里转,做到村里的大事小情心中有数,竭尽全力为群众办实事,当好乡亲们的知心人、贴心人、暖心人。”4月11日一大早,南召县小店乡凌楼村网格员闫广凤像往常一样出门在网格里巡查。

闫广凤熟悉村组社情民意,在群众中有威信,被选聘为网格员后,成为政策宣传员、民情联络员、信息收集员、代办服务员、工作监督员作用,不但成为村“两委”干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好帮手,而且成为联系服务老百姓的贴心人,她只是南召县小店乡388个专职网格员中的一名四级微网格员。

南召县小店乡坚持“工作在网格落实,服务在网格彰显、民情在网格汇聚”的服务理念,织密小网格,赋能大治理。构建党建引领全科化网格治理乡村新格局,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米”,实现“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村”,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

打造乡村治理“一张网”。按照“规模适当、便于管理、全面覆盖”的原则,南召县15个乡镇、315个村(社区)、3288个村(居民)小组,划分一级(县)网格1个,二级(乡镇)网格15个,三级(村、社区)网格315个,四级(组)网格3288个;配备一级专职网格员6名,二级专职网格员45名,三级网格员315名,四级微网格员6505名。四级微网格员经过村(社区)小组长推荐、村“两委”把关、支部书记审定进行选聘,每名微网格员包联20-30户,构建了网格事件分级分类、链条式闭环办结机制,全方位实现“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在格上、事在格处”。各乡镇注重吸纳村干部、村民小组长、党员、后备干部、退役军人、致富带头人等担任网格员,采用“网格化+互联网”的方式,由各级网格长、网格员建立微信群,线上线下分级负责,织密“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无缝隙”的基层治理网络,高质量提升治网管网能力水平。

构建网格管理“路线图”。南召县立足提升业务能力,建立了网格员常态化培训机制,坚持多层次、常态化、针对性对网格员队伍开展教育培训。利用远程教育、各类宣讲会、座谈会、业务培训会等形式,采取以会代训、集中授课、视频教学、“理论学习+情景模拟”等方式,重点围绕网格员管理办法、网格员工作职责、网格信息收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与群众沟通技巧等方面,让基层网格员承担起采集基础信息、收集村情民意、服务辖区群众、排查安全隐患、化解矛盾纠纷等基层治理工作。县乡组织业务能手授课、优秀网格员现身说法,用身边先进典型教育激励网格员,提升网格员在基层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好服务群众“一盘棋”。南召县实行挂牌公示制度,引导基层网格员主动亮身份、亮职责、亮联片,建立走访排查机制,坚持常住户定期访、重点户重点访、流动户随时访,动态精准掌握网格内各种基础信息数据。县乡充分发挥基层微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紧盯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畅通“线上+线下”民意收集平台,让问题在网格中高效解决,全科网格化治理工作已形成信息“收集、处置、交办、反馈”闭环式责任体系。各乡镇、行政村分别组建微信群,实现群众与网格员、网格长之间信息互联互通,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实行矛盾纠纷及安全隐患排查“日报告”制度,及时开展收集、排查和化解工作。去年以来,南召县小店乡共排查发现问题459条,自行及时化解427条,处置率93%;上报乡网格管理办32条,查处安全隐患32起,处置率均达到100%。

争当基层治理“排头兵”。南召县建立了网格员培养考核评价体系,专门制定下发《网格员管理绩效考核实施方案》,明确“基本工资+绩效奖励”的薪酬待遇,对网格员队伍实行绩效差别管理。考评注重以网格员在调处化解矛盾纠纷、为民办实事好事、关爱弱势群体、落实县乡部署的重点工作等实际工作表现情况“说话”,确保考出活力、考出作风、考出实效。注重考核结果运用,把考核结果作为年末个人评优、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对考核不合格和履职不到位的网格员实行“约谈”或解聘管理,对表现优秀的网格员大张旗鼓地进行隆重表彰和物质奖励。根据考核情况,2022年开展谈心谈话640余人次,解聘网格员13人,表彰优秀网格员162人,形成“网格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良性运行机制。

南召县坚持利用“全科网格化管理”赋能基层社会治理,建立了人员选聘、业务培训、日常管理、绩效考评等一整套工作机制,创新服务和多元协同共治,把党的先进理论、惠民政策及时宣传宣讲和贯彻落实到群众中去,让群众的利益诉求和实际困难及时得到处理,实现“小事格内快速办,大事全面联动办”,打通了基层治理“神经末梢”和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用真心换真情,用服务换信任,广大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大幅度提升。

全媒体记者 廖涛 通讯员 李巍 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