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段平
春风剪垂柳,乳燕又来归。阳春三月,位于桐柏县吴城镇的九里山茶产业基地,青山披翠,春茶吐蕾。规划建设的四十里茶廊,新栽植的茶苗沐浴着春风拔节生长,孕育着勃勃生机。
走进吴城镇正在建设的四十里茶廊记者看到,蜿蜒崎岖的山路两旁,新开垦的荒地已种上了株株新茶苗,农户们正忙着灌溉。
“这里就是九里山茶叶基地,我们计划扩建1300亩茶产业带,以王湾村为中心,连片周边七里井村、闫庄村和陈留店村,形成一条茶产业长廊。现在已开采了1200亩荒地,种植新茶苗大概有800亩,都是镇里集中开采、统一购苗、统一栽种和管护。”吴城镇副镇长郭翠翠向记者介绍。
沿山路一路上行,便到了王湾村茶产业基地。吴城镇党委书记杨相斌、王湾村党支部书记郭进军正在商讨新茶苗的后期管护工作。
“以前种茶都是农户单打独斗,没有统一管护,这次由村集体牵头,新开垦200亩荒地种植新茶,统一引进4个品质好、见效快的茶叶品种,准备打造出高标准的现代化科普茶产业园。”谈起新茶园的发展前景,郭进军难掩心中喜悦。
“一年四季在于春,错过好时机,一年就浪费了。”为了新开垦的茶园,郭进军和村委班子成员吃住在山上,争分夺秒做好茶叶种植和后期管护,像守护生命一样细心呵护着村民们致富的希望。
王湾村位于吴城镇东北角,虽然地理位置偏僻,但生态环境良好,宜林山坡面积达1.5万亩,陈留河自北向南穿境而过,境内有一座丁庄水库和大小型堰塘56口,土壤酸度、空气湿度都适宜茶叶种植。王湾村的茶叶种植现已初具产业规模,并注册了王湾茶叶商标,是桐柏县著名的茶叶种植专业村。
“王湾茶已远近闻名,为什么还要村集体牵头开垦荒地种茶?”面对记者的提问,郭进军说,为了做大做强王湾村茶叶品牌,让王湾村的茶产业发展成为高品质、高标准的新兴产业园,让农民持续增收致富。
郭进军说,没有产业谈何振兴。要想村强民富,就得做强特色产业,让农民能致富,让返乡创业人员能稳定下来。由基层党组织引领,发展壮大茶产业,就是为了做大做强王湾茶品牌。我们将高效运用现代化设备,保证茶树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树立绿色有机理念,不施农药化肥,科学种植,合理化管护,保证茶叶品质符合新时代健康标准。同时,后期我们会在茶田内套种花生,明年开始用人工除草,利用弃井蓄水,确保管理到位。
依托青山绿水振兴茶产业,是吴城镇打造普农惠农支柱产业的一次深刻变革。“茶业+旅游”的新发展模式定位更加清晰,一座“绿色银行”正在茶山伫立,成为百姓增收致富的“生态存折”。
“王湾村种茶由来已久,老百姓从种茶中得到实惠,邻近几个村也将种茶作为增收的主要来源。由镇里牵头,将这几个村串点带面形成产业园区,打造王湾茶主产区,形成基地景观化、农旅一体化。”吴城镇党委书记杨相斌说,镇里采取统一征地、统一购苗、统一种植、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的模式,着力打造四十里茶叶长廊,可新增茶农360户。过去春茶亩产干茶30公斤,现在亩产干茶50公斤,平均每公斤按600元计算,除去成本每户可收入两三万元。
“统一规划管理,先进技术加持,可以让茶叶品质有保障,打响绿色有机茶品牌,销路自然通畅。”杨相斌说,只有建好新基地,改良老基地,加快农旅发展,才能将茶产业做成可持续富民增收的特色品牌。
一片叶,一片希望。茶产业的蓬勃发展,正改变着吴城镇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续写着桐柏茶产业发展史上的新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