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税上千万,安排500多名家乡人就近工作,刘中勤——不忘桑梓情 创业建家乡
作者:  吕文杰

利税上千万,安排500名家乡人就近工作,刘中勤——

不忘桑梓情 创业建家乡

本报记者 吕文杰

25年前,他离开老家新野,远赴成都打拼在取得一定成绩之后,选择叶落归根,回家乡创业

新野县旭润光电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中勤5年时间把新野的光学镜片产业从无到有,从无到强,产品远销日本、美国、意大利、德国等国家和地区公司年产值3亿元,实现利税上千万元。

每个镜头由4至13个镜片组合而成,设计镜头需要从1万多种材质选择合适的镜片刘中勤说,一个镜头的诞生,从选材时候就开始竞争,然后到打磨,到最后出精品,只有始终处于较前位置,才能掌握主动权,对于光学镜头行业来说更是如此。

刘中勤看似是在说镜头的成长史,也是他这么多年打拼的写照:一个人,一件事,想干好是一辈子。

刘中勤的起点很低,1993年他从一个光学企业最基层的操作工做起,用了4年学习琢磨,慢慢成为了企业的骨干。也是那时候,光学的世界让他着迷,也让他做出放弃舒适圈的决定。1997年,他辞职来到南下到光学大厂学习生产、研发等多种岗位得到历练,发挥“拼命三郎”精神,不断钻研、请教、积累,吃饭的时候还捧着书看。让他从一名打工者,成长为企业重要“金领”然而创业的信念一直在他心中激荡。

2008年,视觉高清时代的到来,刘中勤乘风起航,成立成都永和光学有限公司。

“成都公司发展势头很好,但始终找不到那种家乡的归属感。”刘中勤一直关注着家乡的发展每逢回乡过年看到南阳日新月异的变化,特别是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让他回乡建厂的念头越来越强烈

2018年,在家乡回乡创业政策的感召下,刘中勤回乡创办新野旭润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续投资3亿元购置了国际上较先进的光学冷加工设备设备同时,又建立了南阳市高清光学镜头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智能光电研发制造基地,南阳市高清航拍仪用光学镜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20年,企业成功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研发的多项产品填补了省内空白

在收获经济效益的同时,刘中勤不忘用实际行动回馈家乡人民,在新野县王庄镇建立扶贫车间帮助150人就业,吸纳500多人就近务工,先后捐款30余万元用于镇村基础设施建设、疫情防控工作。

展望未来,刘中勤表示希望通过企业自身发展,吸引光学镜头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落户新野,也要讲好家乡故事,把爱才诚意传递好更多的企业和人才吸引回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