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展翅归故乡——我市在外老乡回哺家乡整体情况综述
作者:  赵倩

凤凰展翅归故乡
——我市在外老乡回哺家乡整体情况综述
本报记者石张楠    
春光明媚,生机盎然。位于邓州市的河南一舰集团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机声轰鸣、工人繁忙,订单应接不暇、生产如火如荼。“各级惠企政策落实到位,企业越来越红火,在家乡发展就是舒心。”谈起回家乡创业发展,该公司董事长杨振感慨道。
杨振是我市刚刚评选出的第七届“人才回归创新创业之星”的优秀代表之一。作为人力资源和劳务输出大市,我市创新举措、搭建平台,打造全国一流营商环境,人才生态不断优化,吸引了一大批像杨振这样有能力、有条件的在外人员返乡创业就业,实现从“输出一人、致富一家”的“加法”效应,向“一人创业、致富一方”的“乘法”效应转变,成为全市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返乡人员演绎的创业大潮正奔涌而来。
乡情牵动(小标题)
最美是乡音,最浓是乡情。
近年来,我市各级各部门以乡情、亲情为纽带,以新乡贤联谊活动为载体,进一步激活新乡贤活力、汇集新乡贤力量,助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特别是近日,市委市政府《致南阳在外老乡的一封信》在南阳日报刊发后,拨动了天南海北南阳老乡心系家乡、回报家乡的心弦。
“回家乡创业真好,既能和家人、亲人团聚,又能带动乡亲增收致富,回报了家乡。”南召县盛鑫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武斌,拥有浓厚的家乡情怀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它回到老家创办企业,建设了标准化养殖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高效农业,带动了周边群众在家门口务工就业,并长期资助贫困大学生。
赵玉涛也是受到乡情感动,回乡创业反哺家乡的典型例子。2022年1月5日,作为宛城区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重大招商引资项目,赵玉涛夫妇成立的广东畅达智造技术有限公司与宛城区政府成功签约,并于当天注册成立河南畅达半导体有限公司。从签约到投产,历时243天,跑出当年签约、当年投产、当年纳税的“宛城速度”,有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同样在“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的感召下,广大在外老乡怀揣对家乡无限眷恋,纷纷返乡创业兴业,截至3月底,我市返乡创业人数累计达到236311人,南阳在外老乡回哺乡家助力乡村振兴的画卷徐徐展开。
环境拉动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一流的营商环境是一座城市最核心的竞争力。我市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打造国内一流的营商环境,激发了市场活力,吸引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返乡创业。
近日,在唐河县金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紧张忙碌。作为唐河县返乡创业企业,企业从入驻到投产再到如今的发展,可以说“顺风顺水”,各种手续高效办理、政府利用银企对接解决资金难题、优先给予用工保障……一系列返乡创业“大礼包”,为企业和返乡人员带来了机遇。目前,该企业已成为国内综合利用废弃油脂生产生物柴油、循环经济开发利用的标杆企业,实现年营收7亿元,年税收3000万元,产值和税收位居唐河县民营企业第一名。
“万人助万企”活动在南阳大地蓬勃开展,为返乡创业者提供了“保姆式”服务,帮助企业解决了一大批发展难题。淅川县物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光正说,政府送政策、送服务,为企业纾难解困,使公司驶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近年来,该公司在政府部门的扶持下,推出秸秆等价换有机肥活动,把农民的秸秆负担转化为经济收益,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
典型带动
典型引领发展,榜样催人奋进。
2016年,我市全面开展“回创之星”评选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已有七批106名回归人才获此殊荣。他们勇立潮头,成就一番事业后回到故土,千方百计为家乡发展出力,发挥了模范先锋作用,在南阳大地掀起返乡创业热潮。
受回创典型事迹的感动,桐柏县人李德军,于2020年回到老家,投资1.2亿元,创办了南阳市智创源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生产的童车控制器销量排名国内前列。在家乡,李德军热心公益,积极参与乡村振兴,为群众提供就业岗位200余个,每年拿出资金开展捐资助学、慈善捐助等公益事业,受到父老乡亲的交口称赞。李德军展现了南阳人的一腔热血报桑梓的奉献担当。
“回创之星”评选活动开展的同时,南阳各地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表彰活动,并在各级媒体广泛报道,讲述返乡创业人的故事,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带动了更多有意愿、有能力的南阳老乡回家乡创业,为家乡经济增长增添新动能。
一排排精致明亮的展架上,各种可爱的玩具琳琅满目,众多孩子和家长爱不释手,争相选购。从事玩具生产的明迪玩具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该公司负责人陈玉杰是新野人,不仅自己返乡创业,还发挥优势带动更多的老乡返乡创业,并帮助家乡引进玩具配套企业落地,实现了新野县玩具全产业链发展,带富了一方百姓。
回乡一人,致富一方。这片曾经外出务工的“热土”,今夕变身返乡创业的“沃土”。南阳大地,也正因为活跃着一大批返乡创业者们忙碌的身影,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发生质的飞跃。在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的道路上,南阳步履铿锵,必将取得更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