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赵明媚 范志钦
普康恒旺生产的阿咖酚散,价廉质优,成了万千家庭小药箱的必备品,国内市场占有率60%以上;
民兴生物精研的蚕丝丝胶蛋白,富含18 种氨基酸,广泛应用于化妆品、食品、医药等领域,市场前景广阔;
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持续向药企集聚,企业创新能级不断提升,建设生物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研究中心30个、院士工作站1个、博士后基地2个;
…… ……
一个个耀眼的成绩,拉高了南阳在生物与新医药产业全景版图中的亮度值。
点点星火终燎原。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工业立市、兴工强市”战略,持续推动生物与新医药产业聚链成群、裂变发展,赋能健康南阳建设,使之如初升朝阳,正喷薄欲出,散发万丈光芒,为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的金字招牌增光添彩。
一包药的产量
占据全国市场半壁江山
每包售价1毛钱,省内市场占有率95%以上,国内市场占有率60%以上,这种药就是由普康恒旺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阿咖酚散,俗称“头疼粉”,适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也可缓解各类疼痛等症状。
滚轮飞速旋转、指示灯忽明忽暗、包装纸间歇吸入……走进普康恒旺的生产车间,一条条生产线满负荷运转,一包包阿咖酚散完成分拣包装后,即可发往全国各地。
“‘头疼粉’的外包装多年未变,主色调为红色、橙色、绿色,logo正中的男子右手捂头,浓浓的年代感和怀旧风扑面而来。以现在的审美眼光来看,这个外包装有点平平无奇,甚至略显朴素,但在广大消费者的记忆深处,它一直就是这个样子。”普康恒旺董事长冯剑波指着手中的一包阿咖酚散说,2022年,面对市场和疫情的双重压力,该公司保生产、促销售、增效益,生产阿咖酚散散剂2.3亿包、片剂10亿片,总销售额突破亿元。
普康恒旺是我市生物与新医药产业重点企业之一。该公司生产的阿咖酚散、对乙酰氨基酚片、红霉素肠溶片、盐酸小檗碱片、土霉素片、四环素片、安乃近片、咳必清片、曲克芦丁片等制剂,畅销省内和国内市场;盐酸克林霉素、克林霉素磷酸酯原料药,出口欧美、东南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落户官庄先进制造业开发区5年的普康恒旺,依托“成熟、高效、环保”的生产体系,从散剂到原料,从片剂到针剂,一路拼搏、一路前行,成长为拥有中间体、原料药及制剂生产的综合性医药工业生产企业,叫响了“普康恒旺”的药业品牌。
“未来,我们将致力于把普康恒旺打造成产值超10亿元,利税超1亿元的医药企业,奋力实现主板上市。” 冯剑波满怀信心地表示,普康恒旺将加快产能提升和市场拓展,尽快建立在盐酸克林霉素及其衍生物原料药行业的领导者地位,成为行业标准制定者、行业发展引领者,打造国内知名的大健康品牌。
“如今,官庄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已初步形成了以启泰制药有限公司为龙头产业主体,以普康恒旺、四通新材料、南阳医用氧气为核心的化学药品与原料药制造体系。”官庄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办公室主任张坤表示,按照全市生物与新医药产业链发展规划,该区立足特色医药中间体和化学原料药制造,培育优势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中间体-原料药-新型产品”的产业链和化学仿制药、新专利到期药物的仿制药开发,聚焦延链补链强链,努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生物与新医药产业链群。
统计数据显示,我市共有生物产业相关企业117家,其中规上企业78家,产品覆盖生物制品、化学药品和原料药、动保产品等,形成了普康恒旺、启泰制药、汇博医疗、民兴生物等一批骨干支撑企业。
一只口罩的奉献
让良心企业招牌熠生辉
“生产一只N95口罩,要经过复合、穿鼻梁条、热合、焊耳带、折叠、切边、出片、自动包装、在线喷批号等9道工序,全部由自动化生产线完成。”汇博医疗股份有限公司先防防护生产总监周新钦介绍自家产品时如数家珍。
他略带自豪地说,大年初四,社旗厂区各车间已提前开工忙生产、赶订单、抢进度。现在各种防护等级和类型的口罩,汇博医疗都能生产,且产能巨大。
2020年疫情爆发初期,各地市场上的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极为短缺,防护等级更高的N95口罩更是一“罩”难求,南阳也不例外。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汇博医疗第一时间关停医用敷料生产线,用高于疫情前三四倍的价格引进口罩生产线,填补了南阳医用口罩生产空白。随后,40余名采购人员赶赴各地,敲开了一家又一家原材料供应商老板的家门。
高成本采购的原材料陆续运至原料库,汇博医疗全体员工放弃假期和周末,24小时满负荷生产,坚守“不加价、不囤货”的企业底线,全力守护南阳战“疫”防线。
医用外科口罩的面层和底层是普通的纺粘无纺布,中间的熔喷布是口罩生产的“关键一层”。同在社旗的兄弟企业——民兴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卢福堂,一直在关注价格不断暴涨的熔喷布。
民兴生物是一家集桑蚕基地建设、桑绵球生产、蚕丝被加工及丝胶蛋白提取应用、金融投资于一体的综合性实体企业。
经过一番思量,从农民子弟成长为民营企业家的卢福堂决定发挥企业优势,履行社会责任,上马熔喷布生产项目。
与此同时,汇博医疗社旗厂区增加生产线,扩大口罩产能,但熔喷布供应持续吃紧。于是,两家企业有了一个共同的战略目标:联手打造我市医疗防护物资的航母,生产优质产品,平抑市场,让老百姓买得着口罩、买得起口罩。
经过市场调研、项目评估和技术储备等,在市委、市政府以及社旗县委、县政府的支持帮助下,民兴生物克服重重困难,上马了一期4条可生产幅宽1.6米熔喷布生产线。
2020年5月12日,民兴生物熔喷布生产车间内,首卷熔喷布顺利下线。
在原材料供应不稳定,原料成本、人工成本大幅增加的情况下,汇博医疗、民兴生物承压生产,保障防疫物资市场供应,用实际行动彰显了企业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让良心企业的金字招牌熠熠生辉。
据不完全统计,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汇博医疗向社会各界累计捐赠价值1亿余元的防疫物资,为抗击疫情贡献了企业力量。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历经19年的发展壮大,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汇博医疗聚焦康养用品、康养设备、康养服务三大领域,其产品及服务覆盖国内市场,产品出口德国、韩国、美国、印度、俄罗斯等国家,成为国内康养用品领域的标杆和典范。
一种力量的涌动
创新为产业发展添动力
生物与新医药产业被誉为朝阳行业,是新一轮科技竞争的黄金赛道之一,科技创新之于生物与新医药产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甲巯咪唑原料药进入扩大实验阶段;吸入用盐酸左沙丁胺醇溶液研发完成,已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提交申报材料;沙坦类中间体进入试生产阶段,氟苯尼考中间体即将投入试生产……近段时间,来自启泰制药研发中心的好消息不断传来。
因其强大的创新研发能力,启泰制药被确定为我市生物与新医药产业联盟“盟长”。
“启泰制药研发中心科研团队现有32人,其中博士3人、外聘专家2人、硕士3人、本科学历12人、大专学历12人。中心由3个合成部和1个质控部组成,合成一部负责仿制药和原料药的研发工作,合成二部、三部负责市场紧缺药物重要中间体的研发工作。”启泰制药副总经理杨锋说,公司已与中国药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杨鹏等多位业界领军人才(团队)进行合作,加快创新药物研发进度。
科技“含新量”带来发展“含金量”,民兴生物董事长卢福堂对此深有感触。
经过20余年的励精图治,卢福堂采用“产、学、研”深度融合模式,攻克了茧丝绸领域的多项技术难题,取得了11项发明专利、19项实用新型专利,编写了6项河南省地方标准、1项团体标准,建立了河南省茧丝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丝胶蛋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等3个省级研发平台和民兴丝路(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基地,并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市科技创新百强企业等诸多荣誉收入囊中。
卢福堂表示,丝胶蛋白是茧丝绸工业的副产品,经过提纯处理后可制成丝胶蛋白多肽,拥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民兴生物年可加工蚕丝2000吨,拥有最多的丝胶蛋白提取原料资源,每年可有效提取丝胶蛋白粉200吨、价值20亿元以上。
2022年,省发改委印发《河南省促进生物经济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支持南阳建设全国一流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和生物能源基地,这为我市生物与新医药产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
周期长、成本高、风险大,是生物与新医药产业发展的独特属性。我市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延链补链强链,加快要素集聚,持续推动生物与新医药产业链群高质量发展。
强化顶层设计。制定《南阳市生物产业补链强链延链行动方案》等,明确主攻方向,细化发展目标。
加大资金扶持。设立生物产业发展专项基金,支持企业融通各类资金,聚力科研创新,迅速做大产业规模。
构建创新生态。采用市场化、专业化方式,启泰制药、官庄工区、市级财政各出资三分之一,高标准建设化学药公共实验室。
开展精准招商。聚焦产业链招商图谱,紧盯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生物领域的69家头部企业,招大引强、补短强弱。
星光不负赶路人,江河眷顾奋楫者。南阳,正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拼争姿态,加快生物与新医药产业提质增效,助力优势企业做大做强,挺起高质量跨越发展的硬脊梁,在“建强副中心、奔向新辉煌”的新征程中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