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渠绕群山,精神动天下,大型话剧《红旗渠》南阳上演(引) “红旗渠精神”打动年轻观众
作者:  周梦

本报记者 赵明禄 周梦 文/图

3月24日、25日晚,大型话剧《红旗渠》在南阳大剧院开演,吸引我市各年龄段观众前往观看。他们怀着激动的心情为大型话剧《红旗渠》献上了真诚、热烈的掌声。

“太震撼了!‘红旗渠精神’深深打动了我。”3月25日,在现场观看演出的南阳师范学院一年级学生李曦杰对记者说。

当晚7时30分,伴随着开幕钟声的响起,河南省话剧艺术中心的演员们用精湛的演技为宛城观众生动再现了一个令人感动、钦佩的故事。河南省林县百姓在县委书记杨贵的带领下,怀抱着宏伟梦想,不畏牺牲、艰苦奋斗,用整整10年的时间,在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后,硬是在物质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在太行山上修筑了一条人工天河。

演员们精湛的演出,深深地吸引着现场观众。因为缺少食物,活泼可爱的孤儿小吱吱偷偷跑到山上挖野菜,给青年突击队的叔叔、姑姑们充饥,被开山炮炸死时,剧院里响起一片哭声。正在观看演出的南阳市第一完全学校35岁青年教师孙来阁哽咽着告诉记者:“特别佩服林县人民那种坚强的意志,为了改变吃水难现状,他们战天斗地的拼搏精神一定要传承下去。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一定要把‘红旗渠精神’发扬光大。”

“活干好,饭吃饱。”好爽耿直、不图名利的金锤、银锤、铜锤、铁锤四兄弟,只要吃饱饭,就一定要把活干好的他们,为了救人壮烈牺牲时,现场再次响起了呜咽声。今年50岁的南阳北方东工业有限公司党群工作部业务主管牛晋利看过演出,也情绪激动,他说要将“红旗渠精神”引入日常工作中,为做强国防工业多做贡献。

整场演出中,《红旗渠》以恢弘的气势,全景式的叙述方式,自始至终牢牢抓住现场观众的注意力,人们的思绪跟随着剧情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现场观众中,今年69岁的陈建军有着38年党龄,退休前是南阳市彭雪枫少年军校校长,他认为《红旗渠》所传达的民族精神是不分年代,不分人群的。他激动地说:“《红旗渠》让我又回想起了那个难忘的岁月,‘红旗渠精神’值得发扬光大,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永远是我党的光荣传统。”

“太震撼了,我被感动到了,以前在写作文时经常引用‘红旗渠精神’,观看这部话剧,让我犹如身临其境,对‘红旗渠精神’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南阳师范学院一年级学生李曦杰说,在晚报上看到南阳大剧院演出大型话剧《红旗渠》的消息后,就和同学蒋梦梦、刘婷婷等一起来观看,他们直呼,“今天不虚此行,看得非常过瘾。”市民王宛生说,他没有见过红旗渠,但看了话剧《红旗渠》,感觉非常贴近现实。“在这部话剧中,我看到了执政为民的领导,也看到了朴实无华的百姓。他们都是平凡的小人物,却能有这样的大精神,而这恰恰是物质富裕时代里最稀缺的东西,所以它会打动人心”。

当大幕徐徐落下时,掌声、叫好声此起彼伏。记者发现,很多观众都是流着眼泪看完演出。采访中,观众纷纷表示,这是一台充满正能量和弘扬主旋律的舞台艺术精品,令观众难忘的艺术享受。

演出现场.JPG

演出现场

座无虚席.JPG

座无虚席

专注剧情.JPG

专注剧情

掌声雷动.JPG

掌声雷动

有序排队.JPG

排队入场

演员谢幕.JPG

演员谢幕

精彩瞬间.JPG

演出瞬间

演出瞬间.JPG

精彩演出

认真观看.JPG

认真观看

表演.JPG

演绎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