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观念能力作风提升年”活动大型系列述评(三)
极限尽责拼出彩
作风之于发展,犹如翅膀之于鲲鹏。翅膀硬,鲲鹏即能“扶摇直上九万里”;作风硬,发展便可“直挂云帆济沧海”。
习近平总书记说:“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作风问题抓和不抓大不一样,小抓大抓也大不一样,只有动真格打硬仗,才能扫除顽症痼疾,取得人民满意的实效。”
李强总理在全国两会期间答记者问时说,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要进一步转变职能、提升效能、改进作风。
作风建设历来是我们党攻坚克难的“传家宝”。
解放战争时期,我们共产党的“小米加步枪”为什么能够战胜国民党的“飞机加大炮”?靠的就是“延安作风”打败了“南京作风”!
新中国成立后,为什么我们能从一穷二白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靠的就是敢拼、敢闯、敢干的作风杀出一条改革开放的“血路”……
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深入,“作风”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从表面上看,各地的比拼,是拼经济、拼发展、拼项目、拼人脉,但从本质上看,比拼的却是作风。
作风关系发展,作风就是力量,作风决定作为。
(一)
2023年,是南阳经济社会发展历史上的重要节点。
这一年,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大幕全面拉开;
这一年,现代化省副中心城市建设的大船扬帆远航;
这一年,向“保8争9”目标奋进的大旗迎风飘扬;
当和煦的春风再次拂过南阳大地,我们欣喜地看到,南阳正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黄金机遇期:
2021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南阳视察,对我们寄予厚望;
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支持我们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33个省直厅局相继出台“真金白银”的优惠政策;
千万南阳人民对美好的未来翘首以盼,全市上下人心向善、人心思进……
可谓,机遇叠加、利好连连。
但是,机遇不是天上掉下的馅饼,没有顽强的作风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再好的客观条件也会成为摆设,再好的发展机遇也会失之交臂,再大的潜在优势也难发挥出来。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迎,反受其殃。淬炼硬作风,抢抓机遇、奋发有为,比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重要、更加紧迫!
(二)
跳起来摘桃子。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3年全市生产总值增长要实现“保8争9”的目标,加快发展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艰巨而繁重,南阳已经到了背水一战的紧要关头。
“硬任务”需要“硬作风”,“硬作风”才能完成“硬任务”。
好的作风能产生创造力、凝聚力、执行力、战斗力和生产力,是我们战胜各种困难、完成艰巨而繁重任务的根本保证。
只有淬炼硬作风,才能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励大家拉高标杆、自我加压,把思想统一到发展上来,把心思集中到发展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发展上来,以极限思维,做极限努力,尽极限责任,创极限奇迹。
(三)
作风建设,我们一直在路上。
时针回拨到2021年8月18日,市委书记朱是西在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上,掷地有声地向广大党员干部接连提出七个问题。这“七问”像一面面镜子,照出南阳发展的症结,照出南阳作风的“疮疤”,使每一位南阳的党员干部都直面问题、正视差距,刀刃向内、自我革命。
是年12月27日,我市召开“观念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动员大会,再次吹响了优化作风的冲锋号。一时间,清风正气涤荡南阳大地:
——干事创业热情高涨。抗击疫情中,广大党员干部同心、同向、同行,筑起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1050”专项攻坚中,市住建、城管系统除夕前还在为光亮工程、拆除违章等加班加点;项目建设主战场,春节假期后上班第一天,主会场设在南阳的全省第七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成功举行,广大党员干部以“人一之,我十之”的拼劲,让更多南阳人感受到了崛起的希望和盼头。
——政务效能持续提升。加快推广应用“宛快办”APP,实现66项民生事项“秒批秒办”、397项民生事项“一证通办”、2085个事项“一窗通办”、104个主题服务事项“一件事一次办”,不见面审批、最多跑一次事项分别达到98.7%、99.3%,“无证明城市”和政务服务“极简极优”品牌愈擦愈亮。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南阳企业家不会忘记收到的两封信:一封是2021年7月市委书记朱是西刚到任时,给企业家们发出的“感谢信”;另一封是2022年春节前夕,收到邮政快递送上门的市委书记的“慰问信”。“两封信”的背后,是营商环境翻天覆地的重塑性变化,广大党员干部大力发扬“六心”服企精神,为企业提供全方位、保姆式服务,一大批企业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解决……
企业怨声少了,群众笑声多了;党风政风焕然一新,党心民心为之一振。
(四)
成绩不讲跑不了,问题不讲不得了。
虽然我市作风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有一些干部不自省、不觉悟,麻木不仁、炮打不惊,导致作风顽疾除之不尽、不断复发:
浑浑噩噩、混天度日者有之。工作不用力、在岗不尽责,领导的电话不接,部署的任务不推就不动;
浮皮潦草、粗枝大叶者有之。工作不用心、不细心,自以为有些小事无足轻重、无关痛痒,殊不知细节决定成败;
不敢担当、不想作为者有之。把“枪打出头鸟”“干得越多担责越多”当成信条,遇到问题能推就推、能躲就躲;
境界不高、自私自利者有之。对待自己的事情宁可飞蛾扑火,对待群众的事情却高高挂起;
效率低下、拖拖拉拉者有之。工作节奏慢、服务差、效率低,本来一天就可以办完,非要拖上几天才办;
高高在上、不接地气者有之。抓工作浮在面上、沉不下去,乐于坐在办公室听汇报、看材料……
这些作风顽疾,虽然在我市党员干部队伍中并非主流现象,但后果却是严重的。
一方面,好的政策棚架了、好的项目耽误了、好企业气跑了,高质量高效率跨越发展的步子放缓了;
另一方面,群众的利益受损了,肚子的怨气增加了,对政府的不信任度提高了,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被割裂了。
作风之顽疾,其害大矣!
淬炼硬作风,刻不容缓!
(五)
淬炼硬作风,极限尽责勇攻坚。
怕走崎岖路,莫想攀高峰。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比如招商引资,就经常会吃闭门羹、坐冷板凳,如果就此罢手,那将一事无成。只要我们极限尽责、紧追不舍,把南阳的优势讲清讲透,坚持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必然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狭路相逢勇者胜,迎难而上真英雄。在遇到困难时,我们一定要远学红旗渠精神,近学农运会精神、南水北调精神,摒弃避责思维、解释思维,树牢有解思维、解决思维,迎着困难上,踏着艰难行,不因挫折而气馁,不因阻力而动摇,敢想敢干、善作善成,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善解“无解之解”、敢作“无问之答”、勇闯“无路之路”。
山再高,没有脚板高;浪再大,也在船底下!
(六)
淬炼硬作风,拉高标杆争一流。
标准决定高度,有什么样的标准就有什么样的效果,只有标准高才有质量高。
开阔更宽广的视野。将“盆地”变“高地”,就不能坐井观天,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必须拿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激情,跳出南阳看南阳、跳出河南看南阳、跳出中国看南阳,站在未来看现在,锚定“两个确保”、落实“十大战略”,有利推动“一二三六十”工作布局。
对标更先进的地区。与最优者对标、与最强者比拼、与最快者赛跑,在“比”中找到差距,在“学”中补齐短板,在“赶”中干出实效,在“超”中把握发展的主动权。逢一必争、逢冠必夺,努力从追赶者成为领跑者、从学习者成为引领者,形成争先恐后、你追我赶的良好发展氛围。
追求更高远的目标。以更高的难度系数激励自己“摘更高处的果子”,提高改革创新、推动发展和资本运用的能力本领。敢于超越、大胆探索,不断推出更多标志性、突破性的创新举措,打造南阳亮点、创造南阳经验,真正做到不达目标不罢休,不见成效不收兵,不是一流寝食难安。
(七)
淬炼硬作风,快马加鞭拼上去。
时间不等人!机遇不等人!发展不等人!拼经济、拼发展,必须快字当头、快马加鞭、以快制胜。
快步启动。未来二十年,唯一的一次城市重新洗牌就在当下,新基建、高端制造、物联网等新业态、新经济风起云涌,浙江都在向先进学习,我们南阳更应该快步启动,所有工作都要趁早,两步并成一步走、一天当做两天干,奋力抢到一张新赛道的“入场券”。
快抓机遇。机遇永远垂青有准备的人,跑得快、抓得快,才能抢得先机、赢得未来。要牢牢把握经济回暖、各项利好政策密集出台的窗口期,跑步进京、登门对接,快抓用好、吃干榨净,把政策利好转化成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效。
快速建设。良弓在手,贵在速发。要牢固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时间观念,坚决克服等一等、慢下来、坐着看、歇歇脚等思想,争分夺秒、昼夜兼程,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签约项目早落地、落地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快建设、建设项目早达效。
(八)
淬炼硬作风,优化服务提效能。
作为欠发达地区,我们在短期内难以和发达地区比拼硬件,唯一能够比拼的就是软环境,是作风、是服务、是效能。
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瞄准全国一流,聚焦突出问题,一年一个版本推动营商环境优化迭代升级,大力推动“一网通办”“一窗通办”“一次不用跑”,实现跨层级、跨部门、跨区域“全域通办”,让企业在南阳办事就像网购一样方便容易。
以用户思维周到服务。坚持以“用户思维”改进政务服务,大力发扬“六心”服企精神,真正做到“企业有需要、我们马上到,企业有期盼、我们马上办”,围墙内的事企业主办、政府帮办,围墙外的事政府全办,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
发展成本要降到最低。聚焦把企业在南阳的制度性交易成本降到最低的目标,加快推进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落实“四减一造两提”要求,全面推行“标准地+承诺制”“1天办4证”等模式,强化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帮助企业降本增效、发展壮大。
(九)
人到半山不停步,船到中流当奋楫。
全市上下要全面深入推进“观念能力作风提升年”活动,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下非常之功、用恒久之力,推动“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以观念能力作风之变,引领行动之变、推动工作之变、催生发展之变。
让雷厉风行、立行立效成为南阳干部的工作常态;
让夙夜在公、高质高效成为南阳干部的崭新标识;
让敢字当头、善作善成成为南阳跨越发展的最强音。
淬炼硬作风,一个永恒的主题,
淬炼硬作风,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