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此青绿绘新景
——我市以绿色铺就高质量发展底色走笔
春光潋滟晴方好,行走南阳大地,移步皆有景,举目满眼新:卧龙区塔子山梅园游人如织,引得央视新闻联播等纷纷关注;田野阡陌里,青青麦苗长势喜人,昭示丰收年景;一个个智能化生产车间里,生产线高速运转,奏响发展乐章……
一组镜头,或可窥得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下,我市高质量发展的深刻嬗变。
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市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总书记视察南阳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走出了一条绿色崛起、美丽富民的水源地高质量跨越发展之路。
厚植绿色优势
3月22日,在淅川县东湾村造林点,造林队员正抓紧植绿。淅川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质安全的第一道防线,该县以每年10万亩左右的速度推进造林绿化,种下的片片绿林成为守好汩汩清流的最好“卫士”。
作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是南阳最鲜明的底色;生态,是南阳最厚实的家底。
如今,各县市区高质量推进以国土绿化试点示范、国储林项目建设和石漠化治理三大工程为重点的造林绿化,造林总量连年位居河南省首位。
地更绿,天也更蓝、水也更清。近年来,我市污染攻坚工作也更加有力,一系列对大气、水、土壤污染“零容忍”的措施不断实施,成效更加显现。
2022年,我市顺利入选“十四五”全国100家“无废城市”建设名单,成功摘取第六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金字招牌,跻身联合国首届“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位居河南省前列,32个国省控断面全部达标,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丹江口水库与唐河入选全省首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绿”的潜力不断释放,生态底色不断擦亮。
壮大绿色产业
生态优先一寸不让,绿色发展半分不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特色产业、特色经济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南阳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大力发展高效生态林果、特色花卉苗木等绿色产业,走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发展路子,
春意盎然,艾草萌新芽。卧龙艾草产业园项目正在全面推进二次结构施工,预计五一前部分厂房可交付使用。南阳月季园、公园游园、沿街绿化带里,品种繁多的月季正全力舒展,积蓄盛开的力量,准备在4月底5月初举行的绿色中国行——走进大美南阳暨2023中国·南阳首届世界月季博览会上,向全世界展示美丽南阳绰约风姿。
如今,在全市艾产业、月季产业倍增计划支持下,艾草种植面积30万亩,产值达130余亿元,产品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月季发展面积达15.5万余亩,出口量占全国的70%,苗木供应量占国内市场的80%,两大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南阳艾”国家地理标志特色产业品牌名片更加闪亮,“中国月季之乡”美誉愈叫愈响。
除了月季、艾草“一花一草”,猕猴桃、软籽石榴、薄壳核桃、辛夷等特色产业也蓬勃发展。
在南召,漫山遍野的玉兰花怒放迎春。“村里玉兰树成系列成规模,风景越来越好,收入也越来越高,日子美得很!”南召县皇后乡娘娘庙村玉兰种植户孟令富说。近年来,我市“美丽经济”风生水起,仅皇后乡玉兰等花木种植面积就达3万余亩,年收益2亿元以上。
此外,我市还依托资源优势,发展森林休闲、森林康养等生态产业,全市建成生态旅游景区景点20余处,生态旅游收入101.7亿元,看得见、摸得着的绿色发展带来水清民富生态美。
突出绿色转型
走进各县市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一幅幅企业绿色化、智能化生产画面映入眼帘。随着政策的出台、服务的落实,如今,越来越多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绿色改造、技术改造,成为我市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绿色发展,绿色是前提、发展是目标。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我市以实现“双碳”目标为导向,突出绿色技改、节能减排,坚定不移走在生态优先、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
我市以新旧动能转换为抓手,积极适应碳达峰、碳中和要求,加快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先后完成南阳中联水泥有限公司、南阳汉冶特钢有限公司等节能降碳改造项目。同时,积极推行绿色制造,支持创建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培育壮大智能装备、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超前谋划布局未来产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不断提高经济增长“含绿量”“科技量”。
国家级绿色工厂、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在卧龙电气南阳防爆集团的荣誉墙上,带着“绿色”字眼的荣誉比比皆是。该公司以绿色发展、绿色设计、绿色生产为理念,坚持绿色发展,为全市企业发展树立了标杆。
目前,我市国家级绿色工厂、省级以上绿色工厂均居全省前列,先进制造业不断实现新突破,塑造出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产业结构向“新”而行,能源结构向“绿”转变。
我市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持续开展散煤治理行动,加快推广电动汽车等新能源运用,培育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新的理念引领,发展气象万千。如今,全市上下正憋着一股劲儿,以绿色打底,绘就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的美丽画卷,奋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多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