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于晓霞 通讯员 栗前 文/图
3月20日、21日,两名南阳人在省城郑州顺利完成了造血干细胞捐献,分别成为河南省第1210、1211例,南阳市第87、88例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他们为爱接力,用无私与大爱为远方的患者重新点燃生命的希望,他们是:25岁热心小伙张景和47岁爱心大姐贾小蕊。
25岁热心小伙张景:
“救人一命的事,没啥好考虑的!”
1998年出生的张景,是个善良、热心、阳光的小伙子。早在2018年,他就加入了无偿献血的大家庭。随着献血次数越来越多,张景接触到了与“血液”有关的知识,得知身体健康的普通人也能通过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血液病患者的生命,他便默默记在了心里。
在2021年的一次献血时,张景主动留了血样,成了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中的一员。去年年底,当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通知他与患者配型成功,并让他考虑是否同意捐献时,张景毫不犹豫地说:“我同意!能救人一命的事,没啥好考虑的!”
对张景来说,这次捐献造血干细胞是自己一定要去做的一件事,他的坚定源于他对捐献的了解。在家人为他担心时,他用自己了解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打消他们的疑虑。
3月15日,在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张景到达河南省人民医院开始了为期4天的动员剂注射。
3月20日,承载着爱与希望的造血干细胞采集完毕,张景完成了他救人的心愿,成为河南省第1210例、我市87例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希望我的捐献,能帮助那名患者重获新生,早日恢复健康。”在采访的最后,张景为陌生的受捐患者送上了美好祝福。
47岁爱心大姐贾小蕊:
“为了这次捐献,我已经等了15年”
47岁的贾小蕊,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已经有15年的时间了。她说,“为了这次捐献,我已经等了整整15年。”
2008年,贾小蕊陪着丈夫去献血时,工作人员向他们宣传了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在丈夫的影响下,贾小蕊也一同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说实话,虽然我爱人经常献血,但当初加入时是我们第一次接触到造血干细胞,我丈夫说加入以后可以救人,我就跟着他一起加入了。”贾小蕊回忆说。
随着时间流逝,始终没有传来配型成功的消息,贾小蕊和爱人心想这么多年过去了,可能以后也不会有机会了。但谁又能想到, 2022年11月的一天,这个机会悄然而至。
“惊讶、激动、担心……在10多年的漫长等待后,突然听到配型成功的消息,一下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了,因为我对捐献过程了解不多,也担心自己身体能否承受得住。”在与爱人沟通后,夫妻俩上网一起了解捐献的过程,心里的石头落了地。她笑着说:“我爱人比我还激动,一直鼓励我,还说他更希望自己配型成功,他比我还想捐献。”在坚定了捐献的决心后,贾小蕊十分珍惜这份奇妙的缘分,她积极配合,努力把身体状态调整到最好。
捐献前一天,正是贾小蕊47岁生日,她的孩子也从南阳赶到郑州,在家人、朋友、志愿者的祝福下,贾小蕊度过了一个“特殊”的生日,“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贾小蕊在生日时说道。
3月21日上午,贾小蕊顺利捐献造血干细胞,为爱接力,成为河南省第1211例、我市88例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贾小蕊说,“能救一个人的生命,花费点时间精力不算什么。听说患者是位30多岁的女性,同为女人,我非常能理解她在家庭中的角色和责任,能救她我感到非常荣幸。”
捐献者张景
捐献者贾小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