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观念能力作风提升年”活动大型系列述评文章之二
铸利器百炼成钢
本报编辑部
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难以负大舟。
南阳崛起,势不可挡。建强“副中心”,千万南阳人肩负使命,砥砺前行。
从历史维度和时代高度审视,我们已经步入转型升级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南阳要在全国百强城市中不断争先进位,单凭一腔豪情,靠苦干蛮干显然不行。
没有铁肩膀,就挑不起千均担。面对南阳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娄山关”“腊子口”,我们能否攻城拔寨,攻克堡垒,在向高而攀中实现赶超跨越,归根结底取决于我们的党员干部有没有“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能力和本领。
(一)
历史的宏大画卷,常在不经意间开篇。
2021年初夏,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阳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打开了千年古城再现辉煌的时间窗口。从此,南阳确立了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的目标定位,发展路径清晰,踏上了高质高效发展的新赛道。
发展时不我待。今年,“保8争9”的年度目标,注定了南阳“拼经济、拼发展”的主旋律。
开哨一季度,誓夺开门红!这是党员冲锋的号角,这是干部立下的誓言!
时间不等人,任务更催人。我们没有退路,惟有以极限之力,奋力前冲,以过硬能力、超强胆识,拼发展,创大业,拼出南阳发展的新奇迹!惟有如此,才能像破土而出的嫩芽,迎春风沐阳光,苍然如盖。
(二)
过去的这一年,并不平凡。
不断深入的“观念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不仅是一次思想的洗礼,更是一次行动的考验和能力的提升。
——创新培训开阔视野。干部眼界宽不宽,决定发展大格局。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市直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轮番上台授课,“三讲一争”大讲堂,耳目一新,激活了干部干事创业的“一池春水”,开阔了视野,提升了能力;
——跟班学习提升能力。跟班先进,就是最好的提升。我市选派重要职能部门和县市区处级年轻干部到杭州、芜湖等市跟班学习,让他们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成长,不断提高综合能力,把“学习经验”转化为“南阳实践”,转化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
——行为准则深入人心。短短一年,“政治力强、观念先进、行动迅速、善作善成、勇争第一、廉政为民”的行为准则,日渐深入人心,干事创业氛围日益浓厚。去年全市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持续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总体进入第一方阵,这是干部能提升的最好见证。
(三)
发展永无止境,能力提升未有穷期。
一年过去,发展不可谓不快,我们与自己比,值得自豪;但与先进比,则坐卧难安!
我们的差距在哪里?制约南阳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什么?这样的拷问,直击每一个党员干部灵魂深处。
——“我们干部的能力本领还有明显差距,作风不硬,效率不高、服务意识淡薄!”市委书记朱是西在全市“观念能力作风提升年”活动动员会上的话,饱含深情,又一语中的,直击痛点,发人深省。
没有能力,难堪大任,这是历史经验反复的验证。
——《晋书》记载,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曾在车骑将军桓冲手下担任骑曹参军。一次外出巡视,桓冲问王徽之管理哪个部门、有多少马匹等,他竟答非所问,全然不知。
现实中,类似“骑曹不记马”的现象,并不少见。
——一些党员干部满足于一知半解、浅尝辄止,能力不足还不恐慌;服务效率低下,企业不满意、群众怨气大;还有的不担当、不愿为、不敢为、不敢闯,导致惠企惠民政策“棚架”等。
——还有一些干部仍在用老思维、老办法抓工作,能力不足、特别是驾驭现代经济能力不足的问题十分突出:对新知识、新应用、新趋势缺乏学习,对于如何运用新技术解决新问题,既缺乏相应理念,也提不出有效办法。
——还有的干部不敢刀刃向内、自揭“家丑”,解决问题蜻蜓点水、敷衍塞责;更有满足于当“二传手”,只传达不落实,甚而把“真经”念歪,贻误一方发展。
这些问题,成为发展的绊路石,南阳片区开发、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不能取得重大突破,这是重要原因。
(四)
问题是改革的导向,难题是能力的砺石。
一事当前,是盲目自信、不懂装懂,还是直面问题、破解难题;是一筹莫展、等待观望,还是勇于实践、积极探索,怎样选择,既是一种主观态度,更是工作能力的展现。
管理学中有个“斜坡球体定律”,意思是说,一个人或组织如同斜坡上的球体,如果没有止动力,就会下滑。这个定律告诉我们,守成者没有出路,奋进者才有未来。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营商环境、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城市建设、金融运营、服务企业……一项项重点工作,摆在面前,广大党员干部必须以毫不停歇地增强能力、磨砺本领,要有不服输的精神、善钻研的劲头,要有滔天巨浪中弄潮的能力,更要有困难面前逞英雄、显身手的能力。
(五)
能力不会与生俱来、从天而降,也不会一蹴而就。
能力需要持之以恒的知识更新、千锤百凿的实践锻炼。
在信息时代,一年不学习,所拥有的全部知识就会折旧80%。“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古人尚且如此,我们更应做到“学海无涯苦作舟”。
回归现实,问题不容回避,我们必须以清醒眼光审视未来。如何实现“保8争9”?如何创优营商环境?如何快上项目?如何打造产业强市?如何建强“副中心”?一系列重大问题,急需我们拿出“入山问樵,入水问渔”的求知精神,决不能成为那种一问三不知的“糊涂人”。
古往今来,过人的智慧、精准的判断、高超的筹谋,都来自“无一时而不学,无一事而不学”的勤奋积累,来自于筚路蓝缕的艰辛探索、奋力开拓中不断地总结与学习。
被誉为“最牛风投城市”的合肥,就是一座学习的城市。为了能与企业在一个频道对话,从市领导到普通招商人员,都深入学习研究产业投融资政策、行业发展报告、上市企业招股等,一个基层招商员都具备全产业链知识,最终打造了一支懂产业、通政策、熟悉市场、擅长谈判、精于资本运作的“政府投行队伍”。
学习是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合肥为我们树起了学习的标杆。面对发展,我们要干啥学啥、缺啥补啥,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练就过硬本领,用“硬肩膀”挑起重担子。
(六)
能力高下决定事业兴衰。
党员干部提升能力,最根本的是提升政治能力。政治能力不强,遇到重大政治考验和急难险重问题就会缺少“根”和“魂”,表现在行动上,就是不愿去拼、不会去闯、不想作为,就如在沙滩上建高楼,风一吹就倒。
南阳是有政治担当的,更不乏政治能力强的党员干部。我们身处渠首,扛起“一渠清水永续北上”的政治担当;我们心系“国之大者”,牢牢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如今,我们坚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阳的一系列重要指示重要讲话精神,更需要一大批政治能力强的党员干部。
政治能力是干部的第一位能力。提升政治能力,是个首要问题。
在岁月的淘洗中,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守“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政治信仰,练就“拨开云雾见天日”的政治眼力,保持“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政治清醒。
在工作中,要始终把政治要求贯穿全过程各方面,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做到谋事有政治高度、干事重政治影响、成事讲政治效果;自觉把党中央和省委部署的事,创造性、系统性、高效化、具体化、高质量地在南阳大地一一落实,真正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让“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融入血液、浸入骨髓,做理想信念的“坚定者”。
惟如此,方能淬炼过硬本领,从而提高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
(七)
在南阳,我们创造了环境应急处置“南阳样板”,“一河一策一图”的“南阳实践”经验,被生态环境部写入指南,在全国推广应用;我们在全省率先实施“互联网+政府采购”诚信管理模式,入选省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我们实施“四查四促”强产业稳就业、固成果促振兴,入选“中国改革2022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
南阳人能干成事,这是我们的信心所在。党的二十大再次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但放眼国内,处处是咄咄逼人的发展之势、日新月异的发展之变,反观南阳,却面临能力不强、作风沉疴等发展之堵,别人一日千里,我们岂能裹足不前!
能力是金刚钻,是干事成事的利器。南阳有适宜干部成长、提升能力的活沃土,要实现高质高效跨越发展,提升党员干部驾驭发展能力至关重要。练一身硬功夫、真本事,做好现代经济,驾驭高质量发展,这是当务之急。
(八)
实践出真知,知行合一,得到功成。
提升驾驭发展能力,实践课堂必不可少。离开实践,提升能力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提升能力没有捷径可走,火热的实践就是最好的课堂。
只有深入基层,敢于直面新挑战,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接最烫手山芋,历经难事急事的摔打锤炼和“热锅蚂蚁”般的煎熬考验,激发“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活力,方能在实践中持续提升能力,真正做到脑中有思路、眼里有问题、手上有招数、脚下有路子。
要提升驾驭发展能力,专业培训必不可少。长周期、全覆盖、分众化的教育培训制度,必将催生一批能力强的干部队伍。“三讲一争”大讲堂、分批选派干部到发达地区跟班学习、挂职锻炼,必将推动各级干部开眼界、受历练、提水平。
要提升驾驭发展能力,知行合一必不可少。企业家学院、企业服务中心更要提供平台,带领企业家多走出去对标学习、开拓视野,促进创新创业。
要提升驾驭发展能力,决胜擂台必不可少。本领强不强,擂台之上见分晓。分层分领域建立岗位比拼擂台赛制度,比学赶超必将成为主旋律。
——在农村,聚焦推进乡村振兴、深化基层治理,抓实“五星”党支部创建;
——在城市,聚焦推进社区治理、有效服务群众,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开展志愿服务;
——在窗口服务单位,聚焦提升服务效能、优化营商环境,开展承诺践诺、岗位争星等活动;
——在企业,聚焦推动技术创新、助力企业发展,开展技术比武等活动。
追求卓越,争创第一,驰骋赛场,就是一种胜利。
让先进者竞相出彩,让落后者红脸出汗!这种岗位比拼擂台赛,势必激发干事创业热情,增强干事创业本领。
(九)
“政善治,事善能。”这是我们不变的追求。
今天,千年古城,正向高而攀。要把一个千万人口的大市,建设成一个现代化的省域副中心城市,我们惟有苦练内功,淬炼成钢,方能有筑就伟业的能力。
“观念能力作风提升年”活动如火如荼,南阳正由内向外发生深刻变化。不远的将来,这片2.66万平方公里的热土,必将演绎出比电视剧更热血的“山海情”;这座千万人口的中原城市,也必将创造发展新奇迹,锻造明日之城的光荣与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