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稿)
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处处可为
陈向阳
又是一年春风暖,又是万物生长季。今年3月5日,是第60个学雷锋日。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时光荏苒,精神永恒,一首《学习雷锋好榜样》在神州大地传唱半个多世纪。以一心一意跟党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常怀关爱之心、时时助人为乐为内涵的雷锋精神,早已深入到中国人的骨髓,为一代代中国人崇敬、追随。
雷锋,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他用22年的生命树立了一座令人景仰的丰碑,高擎起一面永不褪色的精神旗帜,是撑起国家精神大厦的一枚小小“螺丝钉”。在时光的漫漫长河里,雷锋精神一直汇聚着满满的正能量,引领着良好的社会风尚,以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激励着中华儿女奋力拼搏、踔厉笃行。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我愿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党把我拧在哪里,我就在哪里闪闪发光。”……一段段书写在雷锋日记里的经典话语,是督促他不断前行的座右铭。雷锋用朴质和智慧的言语展现了他的优秀品质与人格魅力,用他短暂一生的行动诠释着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用他助人为乐的行为担当引领着时代的道德风尚。雷锋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党员干部俯下身子、服务人民,也带动着无数普通的人民群众予人玫瑰、手留余香。
雷锋精神产生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火热实践中,也是五千年优秀中华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结合的产物。雷锋精神之所以永恒,历久弥新,正在于其不以善小而不为,滴水穿石、积水成渊、日行一善。 “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当有人需要帮助时,大家搭把手、出份力,社会将变得更加美好。”历史,镌刻下雷锋的名字;时代,澎湃着雷锋的精神。如今,“雷锋”早已从一个典型人物衍生为一种社会文化,成为社会主义中国的道德符号、道德标识,汇聚成烛照民族的光芒。
根本固者,华实必茂;源流深者,光澜必章。雷锋精神,已深深扎根人民心中,成为亿万中国人衡量生命价值、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尺。人人皆可学雷锋,人人皆可做雷锋。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不过时,它永远引导着人们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实践者、良好社会风尚的创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