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旗揣德洲:“古稀”老党员 “余热”暖乡民
作者:  王秀云

社旗揣德洲:“古稀”老党员 “余热”暖乡民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申鸿皓通讯员葛明昆)他,是一位有53年党龄的老党员,把“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视若珍宝,退休后仍时时处处做好事、做表率;

他,当过兵,在部队光荣入党,干过村干部,一心为民,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他,孝老敬亲,热心公益,乐于助人,拾金不昧,一面面大红锦旗见证雷锋情结;

他,就是社旗县郝寨镇揣洼村72岁的老党员——揣德洲。

热心公益为民谋

2000年7月,年近五十的揣德洲主动卸任村党支部书记,将村里的发展让贤给了更有想法的年轻人。

人离岗,心还在。虽然从支部书记的位置上退了下来,但作为共产党员,他依然心系村里发展、关注村民利益,热心公益事业,力所能及发挥党员“余热”。

“修路架桥可是大事,质量和安全都得过硬。”2020年6月,村里修建道路,由于当时人手紧张,揣德洲主动请缨,义务担任质量和安全监督员。烈日下,他早出晚归,坚持徒步丈量施工现场,巡回监督施工质量,常常汗流浃背浸湿衣裳无怨无悔,直到工程验收合格。

“德洲哥义务监工,连一顿饭也没让村里管过。”工程结束后,村“两委”一班人过意不去,专门赠送了一面“修路为民 工作负责 不辞劳苦 不计报酬”的大红锦旗。在揣德洲心里,这面锦旗,“比给钱管饭还高兴”。

修路监工保质量,志愿巡逻护环境。多年来,不管是在秸秆禁烧的田间“战场”,还是在清洁家园的村头路边,或者在冬季巡逻打更的茫茫夜色中,经常能看到揣德洲和村里的老干部、老党员组成的志愿服务小分队;他们臂带袖标,手拿铁锹、扫帚,守护村民平安,维护禁烧大局,保护卫生环境……

“有村里的老党员、老干部们守护,心里感觉很踏实。”村民们赞誉有加。

“作为共产党员,趁老胳膊老腿儿还硬朗,为村里和群众干点事儿,是份内之责。”揣德洲谦逊有礼。

拾金不昧品德高

走进揣德洲的小院,干净整洁;正堂屋山墙上悬挂的大红锦旗,散发着媚人的芳香,将房间映衬得红彤彤、亮堂堂。

“一路护送,安全取款,事儿虽小但也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老支书的行为让俺感动感激。”2020年10月,揣德洲到郝寨镇集市上办事,恰好遇见本村一位患有精神疾病的老人去信用社取钱,他放心不下,愣是一路陪同并帮忙办理完手续取到钱,安全的将老人送到了家。事后,老人的儿子揣建党知道了详情很感激,就做了一面绣着“牢记使命践行尊老美德  不忘初心发挥党员余热”的锦旗,专门表达谢意。

“虽然手机也不值啥钱,可里面的信息很重要。”2019年3月的一天,揣德洲路过揣洼村北口时,捡到了一部手机,由于不知道开机密码,他左等右等,终于等到了急匆匆赶来寻找的失主吕源棵;随后,又送来“拾金不昧 品德高尚”的锦旗,硬是亲自搬来梯子挂在了墙上,“请饭不吃,给钱不要,就只好做面锦旗表达心意了。”

“拾金不昧好榜样 弘扬社会正能量”。这是失主苗苗于2019年10月赠送揣德洲的又一面锦旗;

…………

“不是自己的东西,说啥也不能偷偷昧起来。”一面面锦旗无声地诉说着揣德洲的温馨过往,见证着这位老党员的“雷锋情怀”。

孝老敬亲传美德

“这么多年了,多亏俺娃伺候的好啊!”临近中午,饭已做好,揣德洲像往常一样,先盛上一碗,端到当院里侍奉正在晒太阳的老父亲揣天增吃饭。99岁的老人笑容满面,乐享“天伦”。

每顿饭第一碗端给老父亲,是揣德洲多年来的习惯。孝老敬亲,揣德洲一直用行动诠释。

“德洲对他妈俺俩,那真是没啥说哩!”揣天增介绍,老伴儿生前患有心脏病、气管炎等多种疾病,揣德洲端茶倒水、喂饭喂药,从来没有嫌弃过,一直侍候到91岁安然离世;揣天增的一位单身兄弟一直跟着共同生活,2016年因不慎摔倒造成骨折,揣德洲不离不弃,日夜精心侍奉叔叔五年多,直到老人93岁离世。

孝老敬亲传美德,见贤思齐润乡邻。揣德洲无怨无悔侍奉老人的事迹,在揣洼村被传为佳话,乡亲们纷纷伸出大拇指。在他的感染下,揣洼村尊老爱幼、乡亲和睦等文明新风盛行,村风民风越来越纯朴,邻里关系越来越和谐。

春风微漾,暖阳和煦。揣德洲的胸前,金灿灿的“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熠熠生辉,“这是俺的荣誉,更是俺的‘宝贝’;我要把她一道儿,和雷锋精神一起永远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