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宣讲120余场,受众5万余人次,市义工联宣讲团—— ​挥洒大爱,让文明新风沁润人心
作者:  张曦

全年宣讲120余场,受众5万余人次,市义工联宣讲团—— 

挥洒大爱,让文明新风沁润人心

  本报记者张曦

  他们全年无休,奔波于社区、单位、校园、村镇,用质朴的话语、身边的榜样、鲜活的事例,通过一堂堂内容丰富、发人深省的讲座,将百姓急需带到基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普及健康知识,传播向善向好的社会风尚。南阳义工联新时代文明实践公益宣讲团,去年全年宣讲120余场,受众5万余人次,他们用自己的付出,为文明城市添彩助力,唱响了新时代文明之歌。


  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祭奠逝者、缅怀先人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古人会携家带口去寻根祭祖,在这完成之后,还会踏青赏春。所以说,清明节不仅是个缅思的日子,也是出游的日子。”4月1日,在宛城区新华街道淯阳社区市民文明学校,南阳市义工联新时代文明实践公益宣讲团宣讲员谭浩,围绕清明节的民间传统习俗特征,向辖区群众讲述了清明节的来历、风俗、文化内涵等传统文化知识,引导大家在慎终追远、缅怀先辈的情怀中弘扬传统文化,感受“清明”之美。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催化剂。公益宣讲团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深入市民文明学校、企事业单位,先后以忠孝家风、诚实守信、文明礼仪、清正廉洁等主题,开展不同类型的传统美德讲座,受到广大干部群众好评。


  “听完宣讲团的讲座,让我更深刻认识到良好的家风家教可以成就一家几代人。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我一定会做团结和睦、文明礼貌、向上向善的良好家风的传承者,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发展下去,为家庭和谐,为文明南阳建设作出更大贡献。”市民段女士说。


  关爱儿童呵护健康成长


  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花朵。关爱未成年人,是宣讲团成立以来一直持续关注的焦点。宣讲团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从不同角度,不断走进城乡学校,为广大师生带来安全、健康、心理等不同内容的讲座,呵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夏季是溺水高发期。针对季节特点,自5月开始,宣讲团宣讲员李冬晓、谢全中、曲军鹏等便一刻不停歇,先后来到宛城区、卧龙区、南召县、社旗县、西峡县等多地的城乡学校。两个月时间内,他们先后在近40所学校开展以防溺水为主题的安全知识讲座,不仅让孩子们提高了防溺水的安全意识,还教会他们掌握了许多必要实用的救援技能,有效减少了夏季溺亡发生。


  人生没有一帆风顺。在关注安全的同时,宣讲团还将关爱未成年人的重点放在了心理健康上。在讲座中,宣讲员用生动而真实的事例,诙谐幽默的语言,为同学们进行了阳光心态的培养和抗压能力的提升,引导同学们各抒己见,循循善诱,并提出了有效的建议。同学们也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会用健康的心理、强大的意志去战胜自私、任性和焦虑,成为宽容大度、阳光向上的新时代好少年。


  倡树新风争做文明市民


  文明,是南阳这座城市闪亮的金字招牌。持续不断加强市民素质建设,让文明种子在市民心中生根发芽,是宣讲团成立以来孜孜不倦的追求。宣讲团走进社区,走进乡村,走进校园,走进单位,在做好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活动的同时,弘扬传播正能量,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教育效果,全市文明实践公益宣讲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也是对他们的肯定。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普及法律法规知识、传递文明交通意识……宣讲团成员,来自我市各个领域,他们是专家教授,是道德模范,是行业精英,更是文明传播者,每名宣讲员在各自擅长的领域,用自己的感悟和认知,用身边鲜活的事例,不断将文明的声音传播得更远。


  “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工作重点,我们宣讲团的最终目的就是让我们的城市因文明更加和谐,我们的市民因文明更加幸福。”宣讲团团长包万赋告诉记者,接下来宣讲团将继续通过文明宣讲这一公益平台,举办更加丰富多彩的活动,倡树文明新风尚,让群众文明素养进一步得到提升,提升城市整体文明水平,为我市加快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宣讲团开展文明交通宣讲.jpg开展文明交通宣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