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首次发现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朱鹮
我市首次发现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朱鹮
本报讯(记者 张玲)“看,朱鹮!”2月21日上午,在内乡湍河湿地保护区内,拍鸟爱好者李玉山和王跃中指着河中心的一浅滩处惊喜地喊道。
顺着他们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清澈的水面上鸟类成群,其中有一只身体雪白的的大鸟特别显眼。它的嘴特别长,后枕部有长的柳叶形羽冠,嘴黑色细长略有弧形,额至面颊部呈鲜红色,迈着大长腿,时而悠闲地觅食,时而展翅高飞……离它不远的地方,还有几只白琵鹭、灰鹤、黑鹳在水面嬉戏。
“这就是朱鹮。”李玉山说,“它的羽毛全身雪白,配上红色的大长腿,非常漂亮。”据了解,朱鹮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一种古老的物种,被动物学家誉为“东方宝石”,栖息在湿地、沼泽和水田地带,主要以小鱼、蟹、蛙、螺等水生动物为食。
据李玉山介绍,2月18日,他与王跃中等拍鸟爱好者一起来到内乡湍河湿地保护区内,在拍鸟的过程中,惊喜地发现了一只以前从来没有拍到过的鸟,于是连按快门,并与同伴们一起查看相关软件,大家都感觉像是朱鹮,于是他们把图片发送给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站站长王庆合,经确认,这只鸟确实是一只朱鹮。
“这是在我市首次记录到朱鹮。”王庆合告诉记者,朱鹮对生态环境要求较高,此次能在内乡湍河湿地保护区发现朱鹮,标志着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升,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成效突出。“近年来,随着管理措施不断提升,我市的各湿地生态环境和水质改善明显,吸引越来越多的野生鸟类栖息,野生鸟类品种和数量逐年递增。”王庆合说。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朱鹮 李玉山 摄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朱鹮 李玉山 摄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朱鹮 李玉山 摄